【多图】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吉刻快讯-第一新闻 周思含 251867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多图】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吉刻快讯-第一新闻 周思含 251867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刻快讯

【多图】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2017-10-11 19:43 | 来源: 新京报

  (原标题:熬夜变丑变笨?买买买不是你的错?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了些啥)

  随着前天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今年的六项诺奖就全部揭晓了。

  近年诺贝尔奖的重头戏非文学奖莫属,在看够了村上春树的诺贝尔陪跑之旅后,我们发现,隔壁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经济学奖等,今年也大有看头啊。

  经济学奖:爱买不怪你

  先来看看昨晚揭晓的最后一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7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在被问及会不会像常人一样花掉奖金时,塞勒调侃说:“我会尽可能以最不理性的方式花掉奖金!”实际上,塞勒本人对“怎么花钱”可是极有研究的。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比如,常年困扰大家的“为啥逢年过节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为啥抢到100元红包比收到100元工作奖金更开心?”还有“为什么总是无法实现自己年初的存款计划?”看看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你就懂了。

  塞勒研究指出,每个人都会建立自己的心理账户,不同心理账户中同样面额的钱却不是绝对等值的。心理账户往往指导大家“专款专用”,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都有一个大概的心理建设。

  比如,当你花500元买了一张演出门票,但在去看演唱会的路上不慎丢失了,你会选择再花500元重新买一张门票去看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但如果你没有提前购票,在前去看演出的路上丢失了价值500元的购物卡,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这就是因为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前者会导致你产生花了1000元高价看演出的错觉,而后者就没有这种“亏了”的心理影响。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在心理账户中,一笔笔钱会被分门别类的放置。图片来源:marketingsociety.com

  收入带来的心理价值也会有所不同。比如100块钱工作奖金和你在微信群里抢到的100块钱红包,后者肯定比前者更具有满足感。这是因为你的网络红包账户的心理价值要远大于工作收入账户,网络账户中的1元钱甚至比工作收入账户中的10元钱,要更“值”一些。

  塞勒还曾提出著名的“交易效用”理论,这就能解释为啥你会在“双11”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他认为,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时,会同时拥有“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前者取决于该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以及购买时的价格,后者则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付出的价格与商品参考价格之间的差别,即在购物时获得了多少优惠。所以不要为打折的时候买了太多并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捶胸顿足了,因为,购买优惠商品的时候,你还在心理上获得了无法替换的购物快乐呀。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此外,塞勒的“缺乏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向短期诱惑屈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年初雄心勃勃定下的存款目标最后总是不会实现的原因。这一理论最广泛的应用就是美国的“为明天存储更多”养老金计划,促使大量没有存储习惯的美国人提前存钱。在试行这一计划的第一家公司中,参加的员工最终储蓄率从3.5%增长到13.6%。

  生理学或医学奖:熬夜变丑变笨是真的

  除了经济学奖对日常消费行为的解释,让网友津津乐道的还有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叫你们不要熬夜就是不听,这次诺奖用实打实的研究结果告诉你,变丑变笨都赖它。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发现了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通过调节生物节律,与地球旋转实现同步。他们研究发现,人体时钟基因正常时会在相同情况下打开和关闭,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如果其中的基因突变则会引发疾病。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周期基因反馈条件示意图

  研究指出,熬夜造成的睡眠和饮食周期失衡正是引发这种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也被发现与生物时钟有关。所以,长期熬夜容易导致高血压、内分泌异常,甚至肿瘤、神经系统的痴呆等疾病,让人变丑变胖变笨,并不是吓人的。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在这一奖项揭晓后,诺奖官方发推调侃称:生物钟研究者的生物钟被生物钟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打乱了。

  物理学奖:为“引力波”正名

  与其他奖项的悬念不同,今年物理学奖的几乎所有预测,都指向“引力波”,这个能追溯到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的概念。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雷纳·韦斯、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三人领军的大型试验LIGO(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两年前,当两个黑洞旋转着融合到一起时,物理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太空中散发出来的极其微弱的波纹。一个多月前, LIGO的两台干涉仪和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的一台干涉仪,从三个地点几乎同时捕获到了最新引力波事件。这在LIGO的记录上,已是第四次。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LIGO天文台中一条干涉臂的定时曝光照,红色的光代表引力波。

  95年前,瑞典科学院在1922年致爱因斯坦的信中说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您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考虑到您对理论物理,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工作,但是没有考虑您的相对论与引力理论在未来得到证实之后的价值。”而现在,这些物理学家们终于用捕获到的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一个世纪前推测的正确,开辟了一种探索太空的全新方式。

  获奖者韦斯说,“使LIGO项目得以落成的团队要大得多,我们只是这个团队的象征性人物。”韦斯表示,他计划将这笔奖金捐给麻省理工学院,来支持学生的研究。

  化学奖:继续“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的化学奖则依旧调皮,继去年颁给化学科学家后,今年颁给了三位生物物理科学家。他们在开发冷冻电镜的过程中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清楚了接近天然状态的生物大分子的精细模样。

  冷冻电镜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的“神器”,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越来越容易。过去数年里随处可见各种物质的高清图像,从具有抗药性的蛋白,到寨卡病毒的外观,到如今生物化学的爆炸性发展,都离不开这一“神器”的出现。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冷冻电镜在2013年的技术革命

  实际上,自2013年冷冻电镜实现重大突破——分辨率达到近原子级别,生物大分子的世界终于清晰之后,研究者们就知道,诺奖早晚会属于它,问题只是该颁给为突破作出重大贡献的哪位研究者。今年,这个答案终于揭晓了,他们是瑞士洛桑大学名誉生物物理学教授雅克·杜波切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科学教授阿希姆·弗兰克和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项目主任理查德·亨德森。

熬夜变丑变笨?为何存钱难?2017诺奖得主都研究啥

  但也有网友吐槽表示,几个物理学家因为运用数学方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生物学研究的设备,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名不虚传的“理综奖”。

责任编辑: 周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