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吉林网发起,联合黑龙江东北网、河南大象新闻、湖南红网、江西大江新闻、重庆华龙网、安徽中安在线、浙江潮新闻、广西云、陕西网等省级重点新闻网站,重磅推出“跟着‘国宝’飞越生态中国——中华秋沙鸭的十省区市迁徙纪”大型主题采访正式启动。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极其稀少,生活在极为清澈干净的水域,擅长潜水捕食鱼类,有“生态试纸”之称,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
近年来,中华秋沙鸭来渝越冬种群,数量稳中有升。重庆为留住珍稀“回头客”中华秋沙鸭都做了啥? 对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了重庆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声斌。
重庆在綦河流域江津段监测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
去年12月,万州天仙湖公园的江面上,一只中华秋沙鸭时而扇动羽翼,时而在水里畅游,时而把脑袋探到水里觅食,显得悠闲自在。它的身旁跟着四只鹊鸭,它们互相追逐,激起阵阵水花,成为平湖万州蓄水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023年春节前夕,有“水中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又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重庆段)和重庆市民跨年了。
中华秋沙鸭 重庆观鸟会 马凯渝 摄
这样的新闻,这些年在重庆屡见不鲜,中华秋沙鸭来重庆越冬已经从稀奇变成了“平常”。
早在1990-1991年,吉林大学赵正阶在重庆长江干流发现记录中华秋沙鸭16只;2012-2013年,重庆自然博物馆洪兆春在重庆綦河江津段干流调查记录中华秋沙鸭16只。
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中华秋沙鸭等候鸟保护管理工作,通过地方立法明确四月的第一周为重庆市爱鸟周,十一月为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每年春秋两季专项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保障候鸟迁徙安全。
在“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时间节点,重庆通过制作科普读物、发出倡议及投放图文视频、互动小程序等形式,解读中华秋沙鸭等鸟类识别信息、生活习性,广泛开展迁飞鸟类保护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科学观鸟、拍鸟,不随意捡拾、投喂迁飞鸟类,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重庆将全面推行“林长制”促进中华秋沙鸭保护
重庆为留住珍稀“回头客”中华秋沙鸭都做了啥? 具体来看——
强化鸟类栖息地保护。设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18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8个、湿地公园26个,在綦河流域江津段中华秋沙鸭集中分布区布设视频监控系统,推进重点区域“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实施鸟类区系调查、中华秋沙鸭专项调查监测及植被恢复、栖息地修复、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森林、湿地等鸟类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生态功能明显增强,中华秋沙鸭等鸟类资源稳中有升。
中华秋沙鸭 江华志 摄
加强迁徙季巡护监测。统筹生态护林员、网格巡护员、基层干部群众等力量,支持公益组织、志愿者参与,组建“守护青山-爱鸟护飞”志愿服务队伍43支,注册人数300余人,在候鸟繁殖栖息地、迁徙停歇地、集群活动地等重要区域巡护值守,开展清网清套、为鸟筑家、救助放飞等志愿服务,清除影响候鸟迁徙的不利因素。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巡护、监测、报告制度,密切关注迁徙候鸟健康状况,防控迁飞鸟类等野生动物疫病传播。
规范鸟类收容救护。分区域、分类别设立6家市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建立鸟类专家、一线工作人员联络机制,及时指导基层开展物种识别、鸟类临时救护及处置等工作,规范开展鸟类收容救护工作,2021年以来,全市救护鸟类200余只,救护后放归近100只,2022年2月,重庆市动物园成功救护1只受伤的中华秋沙鸭并成功放飞,尚属全市首例。
强化监管执法。与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保持执法高压态势,联合开展“清风”“网盾”“网剑”等执法专项行动,加大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餐饮单位、集贸市场、网络平台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非法交易野生鸟类等违法行为。
未来重庆将如何留住“稀客”?
中华秋沙鸭 余方平 摄
重庆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声斌表示,重庆将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巡护巡查、疫病防控责任,强化保护管理措施,保障中华秋沙鸭迁徙安全;持续开展中华秋沙鸭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空间分布、迁徙活动规律等情况,健全保护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改善其栖息环境,促进中华秋沙鸭保护和种群恢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邱小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