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青山绿水“淌”金银 文化润育留乡愁 国内要闻-第一新闻 张杰蔷 234508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国内要闻

甘肃陇南:青山绿水“淌”金银 文化润育留乡愁

2017-03-01 21:07 |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陇南3月1日电(杜雪琴)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全省农民回乡创业基地示范区”,这一连串的的荣誉都来自陇南康县一个不收门票的国家AAAA级景区——长坝镇花桥村。

长坝镇花桥村

  康县长坝镇花桥村位于省道307线白(略阳县白河沟)望(康县望子关)公路的两边,是陕甘川交接的秦巴山区。历史上这里曾是明朝茶马古道北线的重要节点,是商贸、文化的交汇之地。

  2013年以来,花桥村按照康县县委、县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把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并依托“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并深挖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建设乡村文化“复活”乡情乡愁。

  在康县,在陇南,像花桥村这样的村庄不只是个例……

  发展乡宝:特色农业添新篇 脱贫致富辟蹊径

  “以前老是在外面打工,因为眼睛不好,做小工,一天也就能挣个120块,从搞乡村旅游开始,我在自家门口卖二脑壳酒,原来家门口的这块宝贝疙瘩自己没寻到,这门前的山水,就是养家糊口的本钱呐。”

  在白杨村前来买酒的游客络绎不绝,白杨村朱家庄村民朱绪高不曾想到自己酿的“土酒”有一天还能挣钱。他坦言,从未想过自己能开起酒作坊,也不敢想象一年半的时间能卖出1000多斤酒。

  “一斤30来块钱,光这一年半,我就收入了3万多。酿酒原料是山上的野生草莓、葡萄、猕猴桃,酒作坊是政府帮忙盖的,这3万多就是我自己赚的,现在能在自己家门口赚钱了,没想到咱这乡里的宝贝疙瘩还真是宝贝疙瘩!”朱绪高笑着说。

  土蜂蜜、黑木耳、山核桃……

  陇南大山里的宝贝可不止是朱绪高酿酒的野果子。

  在王坝镇何家庄村,徐丹正在忙着回复自己淘宝店里顾客的消息。

  徐丹是当地的大学生村官,负责王坝镇的电子商务,2013年他开办了自己的网店。2016年,他的网店收入20多万元。像这样的网店,何家庄村有30多家。

  如何让百姓接受电商这个新事物?徐丹说,政府牵头在离这里不远的大水沟村成立了一个电商培训中心,请县上电商中心的专业指导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有的地方没网,有的地方偏远,如何发货?物流是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为此,康县提供专门供货点,代发货。除了山里的土特产,还有村民将石头做成工艺品,网上销售,好的能卖到三四万元。

  近年来,陇南市康县依托“互联网+”,在“线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电商网店892家、电商企业20家、物流快递企业38家,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让当地的“宝贝疙瘩”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据了解,陇南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开办了西北地区首个淘宝网市级地方馆--“特色中国•陇南馆”,挂牌成立了西部首家电子商务教学培训全日制学校-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累计培训电商专业人员12.4万人。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6年5月底,陇南开办网店9104家,累计实现销售39.16亿元。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陇南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商务部将陇南列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装扮乡容:生态文章正当时 何须世外寻桃园

  长坝镇花桥村,村里村外都是景区。住在这个不收门票的4A级景区的村民都格外爱惜自己的生活环境,游客一扔烟蒂,很快会有村民捡走放进垃圾桶。

  据长坝镇司法所所长、花桥村驻村干部王长娥介绍,由于住在山村里,以前交通不便,来往的过路行人也不多,村民大多都不愿意收拾屋子,也不注意个人卫生。

  “村民的想法都是,我自己的院子我扫不扫和你有啥关系,我们驻村干部刚开始做村容村貌的工作特别难,好多次都是我们自己打扫村里的卫生。”王长娥说。

  “现在,村子里面路面硬化,房屋修整,我们每天也都是开窗子、叠被子、扫院子、抹桌子,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来我们花桥村,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也舒适多了。”村民蒲袁清在一旁补充道。

  长坝镇党委书记杨寿松算了一组数据:近几年,长坝镇花桥村先后硬化了通村道路1420米、风貌改造215户、庭院改造215户、拆除危旧房屋89间。完善花桥至周边村道路拓宽改造硬化,修建农业体验区梯田60亩、环村步道600米。

  陇南市把新农村建设与精准脱贫特困片区开发、易地移民搬迁和文明长廊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近三年来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近6万户。“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315项12119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和89.1%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显著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告别了以前“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生活环境,现在花桥村的男人们都爱个西装革履,女人们也都乐呵呵地穿着漂亮裙子去逛街。

  留住乡愁:文化润育乡村美 情留陇南深山处

  “这种灶具是林区特有的,女人用架起来的锅做饭,男人在火堆旁边炖上罐罐茶,烧得旺旺的火还可以让村民在潮湿的林区取暖。” 王坎镇党委书记李锐正在王坎镇何家庄村村史馆讲解原始炊具的用法。

长坝镇花桥村村史馆成列着原始农具。

  上百年的老宅、古老的纺织机、养蜂的蜂斗……走进康县王坎镇何家庄村,一件件农村生产生活的老物件,把前来参观的游客带到了车马年代,也勾起了游客藏在心底的乡愁。

  像何家庄村这样的村史馆、家史馆,康县还有47个。

  在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里,村史馆、家史馆精心复制和还原了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村庄大事记和旧时器物。长坝镇花桥村村史馆里存放的一面临摹刻碑(原刻碑存放在康县博物馆),见证了康县是茶马古道途经之路。

  “这些‘老物件’记载着我们最古朴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乡村的记忆,它们的存在也可以唤醒人们记忆深处的乡愁。”长坝镇文化服务志愿者万欣说。

  “不光要村子美丽,收入增加,村子的文化也很重要,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村民的获得感才算真正的高呢。”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辛福国深有感触地说道。

王坝镇何家庄村村民在文化广场表演弹唱。

  康县不仅有村史馆,还在各村建起了生态文明小广场和宣传文化墙,村民茶余饭后聚集在广场健身娱乐,在农家书屋看书读报。有的村还组织开展羽毛球等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有些村民自编自演具有乡土风味、文明气息的节目,活跃群众日常文化生活。

白杨镇朱家庄村民在广场表演当地舞蹈。

  近年来,陇南市充分挖掘贫困村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把传统文化复活成乡情乡愁。同时,依托陇南优质的生态环境,结合国家批准的75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和“百村千户万床”工程,着力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富裕乡民: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

  康县推动农村生态产业持续发展只有一个目的,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

  据了解,到目前,全县已建成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262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农村4.71万户中有3.63万户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惠及贫困户10909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7%。

花桥村村民蒲袁清家的院子里停放着他刚买不久的小轿车。

  花桥村村民蒲袁清对乡村旅游给整个村子带来的变化感慨良多,“以前我都是在外打工,村子里的其他贫困村民也是一样。一年辛苦到头,除去花销,存下来的钱不到一万块。2013年,我们开始建设美丽乡村,我也不出去打工了,通过政府补助,利用自己的房子开始办农家客栈,经过两年的发展,去年我家的收入已经到30万元。我们村子里像我这样的还有好几户,就算房子少的也可以挣到小10万呢。”

长坝镇花桥村改造后民居

  据长坝镇党委书记杨寿松介绍,长坝镇花桥村有210多人,前两年外出打工的有50-60人,截止到2016年,这部分村民都返乡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外出务工人员只有10多人。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了"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08户,建成旅游村50个、乡村宾馆36家,全县乡村旅游已带动8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业,32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陇南市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截止2011年底,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多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

  近年来,陇南市将扶贫开发作为“一号工程”,摆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6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4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5%,下降37个百分点,获得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

责任编辑: 张杰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