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西藏 国内要闻-第一新闻 张杰蔷 234639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国内要闻

保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西藏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17-03-02 19:53 |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期以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定不移地建设美丽西藏,全力投入环境保护工作,让西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

  2016年,西藏自治区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严格土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西藏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全面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83.8万亩;西藏自治区级生态县7个、生态乡镇128个、生态村1296个,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保护优先,高原生态稳定向好

  每年10月,黑颈鹤、斑头雁、红嘴鸥、赤麻鸭等大量候鸟陆续从藏北甚至西伯利亚地区飞抵拉萨河流域,在各大水泊湿地越冬栖息,直到次年3月底、4月初才飞回繁殖地。为了保护黑颈鹤安全越冬,西藏成立了雅江河谷中游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西藏自治区内配备野保员、疫源疫病监测员、湿地监管员等管护人员。

  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保护候鸟栖息地的力度。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建立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西藏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黑颈鹤总数由过去的2000只上升至现在的8000余只,占全球黑颈鹤总数的80%以上。

  中国科学院2016年发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表明,高原生态系统整体处于稳定状态,重点工程区的生态效益已经开始发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

  ——高原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近20年来,西藏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管控,生态格局的变化率低于0.15%;地面植被覆盖度呈小幅度上升,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比例66.5%,生态系统结构改善。

  ——沙化面积减少,工程区风沙治理成效显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之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71万公顷,年均减少1.53万公顷。极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转化。雅江河谷(曲水—桑日段)典型观测区的统计结果表明,灾害性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

  ——天然林与自然生态区保护初见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自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9%。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3.9%。受保护湿地面积430.8万公顷,占西藏自治区湿地面积的65.98%。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种群增加显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向好。生态系统水源调节作用在波动中提升,工程实施前后相比增加了2.65%,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稳定保持;生态系统防风固沙作用开始发挥,主要风沙区沙化强度减弱,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建章立制,监管执法铁拳出击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要求,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快黄标车淘汰工作进度。到2016年10月,西藏提前两个月完成2016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的任务。

  去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理念、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多措并举,确保了西藏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8年来,累计落实国家投资84亿元,《规划》的3大类10项工程稳步推进。2016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法治手段引领和推动美丽西藏建设,审查批准了拉萨市古村落保护条例、拉萨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日喀则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法制支撑。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首次听取和审议了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检查了气象条例和气候资源条例实施情况,推动法规在西藏全面有效贯彻执行。

  “预防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要务,也是最好的治理,西藏严格环境准入条件,杜绝污染重、生态影响大的项目进入西藏,实行矿产资源开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严把项目建设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和生态环境关,严禁‘三高’项目进入西藏,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次仁央宗介绍,同时,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法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新成绩,生态红线划分工作已基本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已基本确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关键制度也即将出台。

  绿色发展,迈入清洁能源时代

  雅砻河谷平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西藏第一座光伏电站,就建在山南桑日县颇章村。这些清洁、安全、永不枯竭的太阳能能源,不仅助推了山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雅江沿岸的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电站没建之前,植被覆盖率低,地皮裸露,一遇到大风天气,沙尘漫天。桑日电站采用牧光互补的形式,既有防沙固沙的作用,也能有效改善雅江两岸的自然环境,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国家电投山南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天银说,“光伏发电既是一道生态屏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山南市致力于建设以光伏、水电等为主的藏中清洁能源基地,境内除了有已建成的目前西藏最大的水电站—藏木水电站外,还在积极布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目前仅山南市就已建成光伏电站7座,总装机为9万千瓦,总投资约16.8亿元。

  西藏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首位。2016年,西藏藏木、多布、果多水电站和旁多水利枢纽投入运营,拉洛水利枢纽提前截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65万千瓦,建成川藏电网联网工程,外送电力8.24亿千瓦时,首次实现净外送电力2亿千瓦时。2017年,西藏将开工建设阿青、叶巴滩、瓦托、金桥水电站,力争开工建设康工、江达水电站。实施藏中与昌都电网联网工程,全面启动74个县(区)接入主电网工程。

  西藏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罗布次仁认为,西藏发展清洁能源,发展光伏发电有利于推动“两屏四地”政策的落实,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光伏发电将成为西藏开发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将通过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逐步改变农牧区传统燃料的消耗结构,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预计到“十三五”末,西藏光伏电站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2%以上。

  玉珍

责任编辑: 张杰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