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从“非遗”传承人看民族基因走向文化自信 国内要闻-第一新闻 鞠华军 250595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从“非遗”传承人看民族基因走向文化自信 国内要闻-第一新闻 鞠华军 250595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国内要闻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从“非遗”传承人看民族基因走向文化自信

2017-09-18 17:08 | 来源: 当代贵州

  侗族,这个据传是古越人后裔、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天生与歌相伴。“大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精粹,歌师传歌,代代相传。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月17日、18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黔东南,在侗族文化最为浓厚的黎平县、从江县,探寻古老的曲音背后引人共鸣的文化因子。

\

黎平县肇兴侗寨

  因为热爱,所以忧虑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湘桂三省交界山区,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

  作为黎平县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今年73岁的吴品仙说起唱歌,话匣子就打开了,“我6岁就开始学唱,跟着妈妈和奶奶,她们教一句,我就学一句,就是这样口传心授。”

  曾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学习的她,后来从北京调回凯里,无论工作生活有着怎样的变化,她依然坚持唱大歌、教大歌。虽然早已退休,在保护传承“非遗”的活动中却从不乏她的身影。

  在她看来,侗族大歌日益为外人所知的名声背后也有难言的艰辛。

  “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生活,都愿意外出打工,我想留他们也留不住。”她说,即使大家愿意学,歌曲的教学也比较困难,侗族有音无字,用音近的汉字代替侗语,学生常常是学到了形而不知其意。

  传承过程中后继乏力、中间断层,失去传承信念,难以维系资金……在记者问及是否担心侗族大歌失传的问题时,吴品仙沉重地点了点头。

\

黎平县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品仙(右3)与村民合唱

  在采访现场,侗族村民们合唱了一首曲子,歌曲大意是最好的年华在十七八岁,年轻时就当把歌唱出来,人老后就像潺潺河水向东流去了。然而,对于吴品仙而言,老去的是年华,责任的担子却从未松懈。

  因为热爱,所以相信

  “我们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就唱侗歌,所以小孩一两岁就会开始咿咿呀呀地学,会说话就会唱歌了。”在从江县小黄侗寨,唱侗歌是生活中最自然不过的事。

\

从江县小黄侗寨

  在小黄,从走路连跑带摔、懵懵懂懂的小孩,到颤颤巍巍、鹤发杵拐的老人,几乎无人不会唱侗族大歌。

  75岁的国家级传承人潘萨银花如今已四世同堂,代代都经由她口传心授教唱侗歌。“我从小就爱唱歌,以前老人教的我都一代一代传下去了。”从25岁开始当歌师,银花奶奶义务传歌教歌已逾半个世纪。

  年长者教歌,年轻者唱歌,年幼者学歌。银花奶奶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对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理所应当。“在小黄,我们每个人都会唱。”她笃定的话中透露着骄傲与自豪。如今,小黄村有正式的歌队20多支,成员千余人。

\

小黄侗寨从幼童到老人,几乎无人不唱大歌

  在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下,时间仿佛在侗族歌声里放慢了脚步,“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保留着侗族的文化基因,小黄村的人们坚信,世代传承的歌会世代传唱下去。

  在非遗传承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基因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因为热爱,报之以忧;或是因为热爱,报之以信,都是历史文化在当下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并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去传承、去创造。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韦一茜 文/图

责任编辑: 鞠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