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子长市空气优良天数319天,水质质量Ⅳ类。
黄土高坡、漫天黄沙、干旱缺水的陕北变了,隶属陕北的子长也变了。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幸福宜居早已成为了这里的主色调。
全国五大网络媒体“与有荣焉,因你之名——追寻先烈足迹 寻访英雄同名城”大型融媒主题采访正式启动。近日,联合采访组“打卡”陕西子长。
英雄城市子长,如今不仅是一座融入历史文化的红色之城,也成为了一座宜居、幸福的绿色之城。
子长市紧扣延安北部副中心定位,在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上,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融合,推进协调发展、全力以赴促惠民生、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强生态保护 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子长因其自身地理位置,气候干旱、沟深坡陡,环境条件恶劣。
为改善这一状态,子长市政府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资源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生态建设上,抓住“城市双修”机遇,做精做细城区绿化美化和景观小品,不断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全力实施好国家储备林、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和生态修复,完成营造林20万亩。抓好水、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标本兼治,出境断面水质明显好转,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在生态建设成果巩固上,子长市开展重点领域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加大建筑工地、煤矿、运输车辆和堆料场等领域扬尘治理和防控力度,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执法检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河道“清四乱”及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落实落细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市境内水质持续稳定好转。加强土壤污染调查、管控和修复,守好一方“净土”,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绿色福利、生态红利。
加大投入民生福祉 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最大幸福,为聚焦民生福祉,办好惠民实事,让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子长市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投入。
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引导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多渠道就业。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医共体建设,支持中医药发展,全面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健康子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制度完善和衔接,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065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12.78万人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打造美丽、宜居、幸福村庄家园
子长市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一方面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另一方面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城市,子长深入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启动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城区专业市场规划建设等,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成高速公路连接线、安坪桥、桃树洼大桥、子靖大道等道路改造工程、建成市委党校、市中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供水信息化大楼。目前,子长市已启动黄家山城市运动公园建设,改造提升8处老旧小区,完成通讯基础网络、5G基站和新区分布式燃气锅炉房项目建设,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重点解决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一区三线”脏乱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优化城区交通组织,加强城镇物业管理,努力营造城市公共管理新秩序。加快推进安定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充分发挥杨家园则、涧峪岔重点镇示范带动作用。
在乡村,子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突出农民意愿、农业特色、农村特点,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合理界定村庄分类,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发展。积极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农村电网自动化水平。健全完善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公共服务设施后续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子长市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下沉各类资源,加强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一般群众不致贫。
如今的子长,在探索和创新中,生态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让人赏心悦目。
来源: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