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主办的吉林省首届艺术节隆重启幕。15天,36场演出,将全面展示我省五年来舞台艺术创作的累累硕果,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五年来,在宣传和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下,我省舞台艺术工作者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在国家艺术基金和吉林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机制的引领和支持下,创作和生产得到了整体提升和发展,成就斐然,有目共睹。
6月12日上午,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舞台艺术创作有新的突破,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吉林省首届艺术节第一次研讨会,在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现实题材的现代性”。会议由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孙桂林主持,吉林省部分在现实题材剧本创作中卓有成效的中青年剧作家和理论家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畅所欲言,从文艺批评、学术研究、创作法、创作经验、艺术审美等多个角度发表了对“现实题材的现代性”的见解。会议气氛活跃热烈。
与会者一致肯定了我省舞台艺术创作近几年取得的丰硕成绩。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姜学军认为,在表现时代精神方面,吉剧《黄大年》表现了黄大年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同时又表现了他对父母、妻子、女儿、学生、朋友浓浓的爱。话剧《回家·宝贝》中张宝艳的形象塑造,真切感人,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开拓题材,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话剧《南门客栈》表现了东北小人物的家国情怀,舞剧《人·参》表现了人间大爱。后两部作品在艺术呈现上,注重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独特风格的表现;在主题表达上,又超越地域和时代的局限,具有人类共通性、现代性的意义。她在肯定了我省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对我省正在创作生产的新剧目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在谈到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时与会者一致认为,剧作家要向生活学习,表现生活的本质,而不是臆想出来的伪现实。更不能公式化和概念化地图解观念,陷入到庸俗社会学的误区。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戏剧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葛连丰认为,戏剧是社会学和人学的集成,一个好的戏剧创作者,应该对时下的社会有独特的认识和发现,对时代的社会的发展有一定总结能力,并对未来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做到这些,作品才会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社会是戏剧的大背景,但核心还是反映人。从戏剧反映的核心追求来说,今天的戏剧创作和其他任何时代的戏剧创作没有区别,但戏展现出来的面貌大有不同。原因是触发情感和本性外在的东西变了,要使戏剧保持现代性,就要研究时下的人,只有如此,创作出来的戏,才不会与这个时代有距离感。
姜学军认为,现实题材的现代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剧作家要不断向生活学习,丰富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剧作家创作的源头活水。现实题材的创作是艺术的创造,要超越宣传表彰的局限,塑造真实鲜活的人物。现实题材的创作需要艺术的表达,原创的精神,摈弃概念化模式化的倾向,表现生活的本真,彰显现代精神。另一个方面是要开拓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地域题材的舞台剧创作弘扬了地域文化传统,树立起地方的文化形象和文化自信。
在谈到现实题材的引领作用时,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负责人李昂认为,应该关照现代人的所思所想,处理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需要保留和传承。但传统价值观念中如三纲五常等已经与当下社会不相适应,应该扬弃。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时代的精神和脉搏。
姜学军认为,戏剧艺术应当成为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精神动力。戏剧的作用绝不应该仅仅是娱乐和狂欢,它更应该担负的是对一个民族的思想启蒙,是对一个时代主流精神的传播,这种引领与教化,是从剧情中生长出来的,是面对面最有效的直击灵魂的对话。使戏剧成为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当代戏剧工作者的责任。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张庆东和有着25年创作经验的一级编剧孙艳平,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谈了经验和思考。
张庆东的代表作小品《拜年》、《卖拐》因为在央视春晚演出,被全国的观众熟悉。他说写现实题材作品,就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是写你在现实生活中的发现、体会和感悟,也就是主题。定下来主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写了。怎么写,首先围绕着想写的主题编故事,不要用别的故事套用在你选定的主题上,否则会被原有的故事所左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定要自己编故事。编故事首先要想到人物,什么样的人物能适合你的作品,什么样的人物关系能出戏,能跟观众产生共鸣。同时确定人物性格,因为人物性格直接涉及到人物语言的风格和特点。人物语言也必须要有现实性。最后,通过设计矛盾冲突,进行巧妙结构,完成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
孙艳平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第一,现实题材的主题挖掘要具有现代性意识。孙艳平赞成主题先行,认为只有对现实充分思考和关照,作品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生命力,才能够深入人心,感染人,鼓舞人。第二,现实题材的人物刻划要具有现代性特征。在挖掘每个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意识、人物行动线索方面,要充分加入现实观照元素,时刻把人物的现代性放在首位,也就是很多老剧作家说的:要让你的人物说人话,办人事儿。第三,现实题材的矛盾冲突要具有现代性手法。一个好的故事承载着丰厚的时代生活,人物情感的塑造和命运的把握都是需要栩栩如生、起承转合的故事来完成的,矛盾冲突做为每一个连续故事的高潮点,折射出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等等一系列人文的、历史的演变和进化,让文艺创作一直走在最前沿。
在谈到现在的舞台上存在的问题时,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一级编剧范春双认为现在的舞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形式新,内容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图解生活。构思作品还停留在真假、善恶、美丑、好坏、对错等二元对立的矛盾结构方式中,通过矛盾的解决彰显主题,弘扬真善美好对,抨击假恶丑坏错。这样的作品即便是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角度,用来说教,也是没有力量的。第二,只见事不见人。陷入对时代背景和事件的描述中,剧作家的兴趣和着眼点放在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上,人物围绕着事件动作,成为了叙述事件的媒介,人物没有了独立性,结果必然是只见事不见人。这样的作品即使得到关注也是有时效性的,一旦涉及的事件热点过去就必然被冷落。第三,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控力不足。有的剧作确实是以人物为中心结构剧本的,但是因为剧作家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理解人物仍然脱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等等这样外部的或者说是浅表视角,不能深入到人的本质真实。她认为对于戏剧作品多大程度上揭示出了人的本质真实,就多大程度上拥有了现代性。
这次研讨会最大的亮点是大讨论大辩论的气氛,是与会者思想观点的碰撞。
李昂和一级编剧孟祥伟,对现代性的所指进行了甄别,一致认为现代性意味着与过去的瓦解与割裂。非常有意思的是,两个人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反的,李昂认为现代性的缺失是导致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不尽如人意的因素之一。孟祥伟认为现代性作为艺术立场并不是中国戏剧发展的希望,现代性作为表现形式也很难适配现实题材。
范春双认为,现实题材的现代性,可以有两个方面的表达,一个是外在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一个是内在意义的思考和突破。外在形式还可以细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剧作的结构方式,一个是舞台的呈现方式。只要这几个方面能够协调一致,融会贯通,就会出精品佳作。
孟祥伟认为现实题材的标配就是现实主义。李昂和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青年编剧高媛认为,应当走出现实题材必须用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表现的误区。李昂认为,现实题材的表现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先锋”不应该是小剧场话剧的专利。戏剧创作者应该拓宽思路,根据每一部作品的需要,可以打破现实主义的“常规”。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不断开拓,在舞台表现力上勇于尝试。高媛认为,当传奇性的矛盾、悬念介入现实题材,现实人物的现实思想有了被强行合理陌生化的可能,传奇效果凸显,人性冲突得以充分发挥,甚至可以向极致延展,也就益发具备了感染观众和自我挖掘人性深度的可能。
孟祥伟认为,现代性的本质是叛逆,较之于传统美学的永恒性,它缺乏稳定性和深刻性,表现出了短暂、瞬间和偶然的特征。现代性在中华文化语系中缺少语境。中华文化保持着文化的连续性和延续性。一直在与不同的文化融合或者并存。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和去深度化。这决定了现代性在对重大题材和历史题材的表现上,有着先天不足的短板。他认为创新性不等于现代性。判断是不是现代性,要看它对传统的态度。继承并发展的,应当称之为创新性;反叛并割裂的,才可以视之为现代性。在很多时候,人们谈到的现代性,是一个误读,它的实质是创新性。
热烈的研讨之后,孙桂林总结说,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苦恼甚至困惑都是剧作家成长和涅槃新生的必然过程,而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永远是剧作家、艺术家必不可少的精神素质。从这一角度来说,我省舞台艺术创作是大有希望的,舞台艺术精品的出现指日可待。
近年来我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一些作品不同程度地缺少生活质感,更缺少直面现实的黄钟大吕的表达。他认为就创作主体而言,我们应从自身找原因。第一,要有融入生活的能力、同时又要有解读生活的能力。剧作家首先要融入生活、参与生活甚至是驾驭生活,不能当火热生活的旁观者和看客。试想一个处于生活边缘的人,怎么能够看到生活的全貌?但融入生活不是沉溺生活,又要从生活中跳出来,具有解读生活的能力。不妨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武装自己,使自己在复杂变幻的生活面前,拨云见日,从容淡定,比普通观众更能够感知和预示未来,进而在作品中描绘出、勾勒出未来生活的走向和图景。第二,要有继承传统的能力、同时更要具备创新的能力。“中国不缺少好故事,缺少的是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中国故事”是强调传统,“讲好”是指创新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在立场上、视角上、形式上,和时代、和观众找到精神的共通点,思想的共享点,情感的共鸣点,因此割裂传统的创新和缺少创新的传统,都不可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剧作家只有打通传承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血脉,才能写出“接地气、留得住、传得开”的艺术精品,也才能够把自己锤炼成为“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的名家大师。
作者:范春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