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济日报用4个整版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吉林篇。
《经济日报》(2021年05月12日 第11版截图)
中车长客交出新答卷——领跑“中国速度” 擦亮“中国名片”
本报记者 李己平 通讯员 金万宝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是一座美丽的森林工厂,仲春时节花木吐蕊,嫩叶翠绿。办公区前两行红衬底白色大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耀眼夺目。再向西是另外的标语,“落实总书记要求,打造中国制造亮丽名片”。中车长客的发展史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的历史,新时代走向世界、屹立世界之林的历史。
中车长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最大、最强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多年来,中车长客人奋发图强,坚持边建设、边设计、边生产,靠手提肩扛,白手起家,建设完成了国内最大的铁路客车制造企业,并于1959年10月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铁路客车。上世纪60年代初,又自主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地铁客车,奔驰在北京地铁1号线。中车长客成为新中国地铁客车和城轨客车的摇篮。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车长客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2019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车长客研发生产的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作出重要指示: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中车长客坚持“自主创新、深度掌控、正向设计、根在长客”的发展主线,5年来先后开发新产品99种,中标87个国内外整车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00多亿元。中车长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润说:“振兴民族工业,服务百姓出行,就是中车长客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用手中的产品,为打造中国高铁这张亮丽名片作贡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多项“中国标准”。中车长客重置技术布局、重塑技术体系、提升技术实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在长春西部,几年前刚刚建成的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基地,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正在调试。这是科技部“十三五”轨道交通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堪称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又一里程碑项目。它解决了“一带一路”中各国铁路轨道宽窄不同,需要在站场换轨的弊病。此外,公司正在研制的下一代智能地铁车、武汉东湖超能无网有轨电车、广东清远磁浮车等99个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既满足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发展需求,也进一步引领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方向。
中车长客不断增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先后组建了国内外7个分研发中心,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布点。目前,中车长客是国内同行业唯一一家具有应用网络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动车组、城铁车辆应用全覆盖的主机厂。搅拌摩擦焊、激光焊、超塑成型等工艺技术研发成果实现了广泛市场化应用,车体激光焊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6年前,曾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艺文件一口清”的高铁接线女工姚智慧,如今已经成长为高级工人技师,她骄傲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们生产的产品从时速250公里到时速350公里,再到时速400公里,我们的产品越做越好,我们的技能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中车长客持续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输出“中国经验”。
中标美国地铁、澳大利亚地铁、悉尼双客等项目……目前中车长客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沙特、新西兰、阿根廷等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签约车辆数量超过9000辆,出口签约额超120亿美元。中车长客总经理王锋说:“我们坚持融入全球经济循环,通过提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与海外市场的深度融合。输出中国技术,分享中国经验,将中车长客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
回忆5年前总书记考察的情景,中车长客首席操作师李万君仍感振奋。这5年他与工友们参与了几十种新车型的研制,总结了30多种优秀组操作法,技术攻关1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1项。“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把产品打造得像艺术品一样,让我们的高铁又快又稳,为中国梦提速!”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砥砺奋斗秉初心
本报记者 李己平 通讯员 赵 极
放眼党领导下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70多年风雨历程,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无疑是耀眼的。通过艰苦创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吉林石化在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漫漫征程上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答卷。
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金彦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一代吉化人,就是要传承好共和国化工长子的血脉与情怀,始终坚守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吉林石化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吉化”),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化工长子”。新中国的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从这里诞生。从此,吉化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各地,为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年的中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粮食的生产需要化肥,化肥生产主要原料是合成氨。1965年12月底,原吉化化肥厂党委副书记、代理厂长兼总工程师王芝牛从北京背回了1966年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山”。他带领同事们没日没夜地抓挖潜、搞改造,1966年合成氨产量实现30.7万吨,提前7天完成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
改革开放造就了吉化的辉煌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吉化抓住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机遇,先后用4年时间开展了“老三创”,用5年时间开展了“新四创”活动。进入全国企业管理先进行列,并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先进企业”。
在这一时期,吉化初步建成了以石油和煤为原料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面对新产品、新工艺,吉化涌现了以钳工班班长张贞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技术能手。
1998年,吉化上划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后,大刀阔斧推进深化改革。先后淘汰关停100多套能耗高、污染重、安全环保隐患大的落后装置。同时,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30套重点装置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完成1000万吨炼油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中国石油最大的丙烯腈与ABS生产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吉林石化立足长远谋划发展,吉化(揭阳)60万吨/年ABS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形成了以“研究院+4个研发中心”的“产销研用”一体化协同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构建“1+3+5”立体化综合考核机制。提质增效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年一季度创历史同期最好经营业绩……
如今的吉林石化,已经成为中国石油炼化板块的一支尖兵,也成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中流砥柱。
红旗,这里风景独好
本报记者 李己平
吉林长春,中国一汽红旗展厅。讲解员潘成照例穿起西装,戴上白手套,以崇敬的心情为来宾讲述红旗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讲起老厂长,被称作“汽车之父”的饶斌;讲起厂长耿昭杰,被称作“血管里流的是汽油”。1958年8月,第一辆红旗轿车在一汽下线,并在车头插上了红旗,命名为红旗牌。从此,每年一度的《世界汽车年鉴》上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栏;从此,一汽没有让红旗旁落。
汽车是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能力的标志性产品,一汽人从没有把红旗当作企业谋生的产品,而是将它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使命,这是红旗人的初心。经历了4次创业,红旗迎来了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伟大时代,涅槃重生。以徐留平为董事长的新一代一汽领导集体,对一汽大刀阔斧改革,褪去了所有阻碍企业发展的标签和桎梏,与国际一流汽车品牌对标对表,实现跃迁发展,从战略调整期迈进战略增长期。
红旗H7官车升级,红旗H5为年轻一代打造,红旗H9、红旗E-HS9成为时尚人士的宠儿,“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品牌理念成为红旗的新标签。
一汽研究院副院长王立军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红旗能够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正是靠中华文化的基因。
一汽不仅仅有红旗品牌,更有品牌矩阵。自主知识产权的“解放牌”卡车在国内商用车中遥遥领先;奥迪、捷达等品牌耳熟能详。2020年,中国一汽实现销售370.6万辆,同比增长7.1%,赢利467亿元,同比增长6%。2021年一季度,中国一汽共计生产整车92.14万辆,同比增长65.4%;销售整车105.9万辆,同比增长74.3%。
今年1月至4月,红旗品牌再次交出亮丽答卷,销量累计达91900辆,同比增长132%。红旗品牌正以强者、智者、行者之姿态,一步步成功践行着自己的创新前行之道。
创新迎来凤凰涅槃
曹和平
商业关乎国计民生,它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顺应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商业竞争空前激烈,线上商业促销手段林林总总,线下实体业态日益变化,都面临着业态多元化和市场细分。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实体商业的变革,实体商业再立潮头,是历史赋予的机遇,需要变革、创新,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传统实体商业不能气馁,创新迎来凤凰涅槃。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业战线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不断成长。
以欧亚集团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期间,为保障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活供给,建设了长春市第四百货商店,是个典型的厂区生活店。改革开放后,国家倡导商业改革,我们兼并了一些商场,走出固有的区域性门店桎梏。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外开放,打开对俄贸易大门,我们在绥芬河成立了吉芬贸易公司,边境贸易可以物物交换;成立长厦贸易公司,利用特区政策把南方的商品带到长春。
有了这些变革,我们的企业得以发展壮大,1993年成为长春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在河南、内蒙古、山西、海南等省份布点,形成了“三星战略”的基本框架。实践证明,企业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只要坚持党的路线,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企业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走向理想彼岸。
实体商业的看家本领在实体,资本资产在实体,公共资源在实体,人力资源优势也大多在实体。扬长避短扩大市场份额才是我们的胜算之道。拓展实体优势,并不是排斥线上功能的可用性,而是以实体为主导,线上为补充,两者有主有辅,互为作用。
当前,我们亟需对商业进行数字赋能,通过分析应用大数据,在流动的会员中建立良好的信誉,拉动消费。后疫情时代,已经有实体商店呈现爆发式增长,可见实体商业仍然有机会。从体制上看,我们要根据自营的需要实时调整,在收入分配上尝试建立适应自营的企业发展模式,开展总部采、系列采、门店采多元化采购。
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是件幸事。只要不懈努力,百年企业一定在等着我们。(作者系长春欧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