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殷殷嘱托丨敢当排头勇争先——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纪事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鞠华军 356849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不负殷殷嘱托丨敢当排头勇争先——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纪事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鞠华军 356849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林新闻地图 > 省内新闻

不负殷殷嘱托丨敢当排头勇争先——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纪事

2022-05-04 06:30 | 来源: 吉林日报

  松辽大地,田畴万顷;黑土地上,生机盎然。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和到吉林视察时,作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2020年视察吉林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国看,吉林处于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队,要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牢记嘱托、坚守使命、奋力前行。几年来,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启动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立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

  稳定粮食产能

  守住农业基本盘

  从2013年开始,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21年,粮食总产量跨上800亿斤新台阶。今年我省春耕生产更是在疫情之下再创佳绩,截至5月2日,全省玉米累计播种面积达到3705.69万亩,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抓住粮食生产“牛鼻子”,守牢粮食安全“米袋子”。近年来,我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切实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围绕构建“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省里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出台加强粮食生产措施30条,实行产粮大县国家和省级叠加奖补,省财政拿出5亿元奖励前十名产粮大县。率先谋划启动“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切实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颁布实施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确定每年7月22日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率先与中科院合作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启动建设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大力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同比增长55.2%,居全国第一位。整体推进县扩大到15个,高标准示范应用基地增加到60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30万亩。

  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出台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意见,设立种业发展基金3亿元,实施种质“五大提升行动”,开展科企联合攻关,创建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区。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新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341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0个。省内外制种基地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生产加工种子能力达到4亿斤,能够保障主要农作物用种需求。

  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优选农业主导品种115个、主推技术49项。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位居全国前列。落实省级扶持资金1亿元,支持榆树市等前10个产粮大县开展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建设数字村13个,上线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累计建成益农信息社8275个。

  创新经营服务机制

  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在吉林市昌邑区助力小康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育苗大棚里,传来阵阵机械轰鸣声。村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围绕在水稻秧苗铺盘机旁,摆盘、播种、覆土……育苗铺盘工作一气呵成。

  “今年合作社在代购农资的同时,还推出新业务,为疫情不能及时返乡的农民提供代育苗服务。”合作社社长张旭说,通过定期拍摄视频和照片,让委托农户可以实时监看秧苗长势。

  “我老伴去世得早,我在城里当保姆,雇主小区是中风险区域我无法及时返乡,家里7亩多的水稻田育秧成了问题,这回有了合作社帮忙可不用愁了!”桦皮厂镇董屯村村民韦有兰说。

  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机制,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4项16条措施,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8项30条措施。建立信用评价管理平台,将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金融机构贷款“白名单”,满足贷款业务要求。2021年以来,建设银行、邮储吉林分行、吉林银行、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新增贷款88.52亿元。

  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到14.6万户。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090家,开展榆树、双阳、九台、公主岭等10个县(市、区)家庭农场首批示范县创建试点。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到8.2万户,成员总数111.8万人,累计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3756个。

  全面启动农村“三变”改革。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核实资源性资产1.6亿亩,账面资产531.9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26.89亿元,非经营性资产405.05亿元。确定梨树县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申报主体,制定梨树县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改革试验方案。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公主岭等11个县(市、区)开展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在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培育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和规范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与中化现代农业(吉林)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启动35个MAP服务中心建设。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面积达3314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52.6%。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2.64万个,服务小农户110万户。

  加速三产融合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鹿茸片、鹿胶糕、鹿肉熟食……走进长春市双阳区鹿乡特色小镇,琳琅满目的鹿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要想富,就养鹿;一万元,不算富;十万元,一小步;真正富,七位数……”这是一句双阳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鹿乡镇因鹿而闻名,围绕梅花鹿产业打造的特色小镇,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是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全镇鹿只存栏20万只,鲜茸产量150吨,鹿业总产值11.4亿元,一只只梅花鹿成为村民的“致富鹿”。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做活“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坚持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留给农民,提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支撑能力。

  强化政策统筹推动。出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意见,落实税费减免、用地、用电、人才等优惠政策,将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缴纳增值税省级分享增量部分奖补政策扩大到前十个产粮大县。成立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信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着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重点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参、梅花鹿、果蔬、林特等十大产业集群。建立项目库,储备重点项目189个,计划总投资422亿元。

  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三产融合先导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为载体,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新评选认定德惠经济开发区、榆树环城工业集中区等6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

  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集群,持续做大做强吉林大米、吉林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黑木耳、吉林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等“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推进吉黑、吉浙、吉皖、吉苏、吉沪及中化集团等农业交流合作。

  宏图展望心潮涨,稳中求进争排头。回首过去,我省“三农”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步履铿锵,硕果满枝,遍野春光;展望未来,吉林人争率先、站排头,奋力前行,满怀希望,用实干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吉林农业现代化建设华章!

  记者手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毫不松懈抓好春耕生产,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实践证明,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跃升和整体跨越,关键在于构建形成了一整套规划统领、上下联动、集中合力、改革创新、督导考核五个有效机制。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推进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带动农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

  吉林日报记者 闫虹瑾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