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发小共话延边通讯变迁——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赵新 359788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四位老发小共话延边通讯变迁——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赵新 359788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林新闻地图 > 省内新闻

聚焦延边建州70周年系列报道

四位老发小共话延边通讯变迁——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2022-06-29 14:4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近日,居住在延吉不同街道的老范、老袁、老赵、老李四位发小老哥巧遇一堂,这也是他们3月初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见面,但对彼此近况了如指掌。

  “托了这手机视频的福,让咱老哥几个随时随地‘见’。”年龄最小的老范生于1963年,说起通讯工具的变化,立即打开话匣子:“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图们凉水一个小村里,父亲却在‘遥远’的辽源工作,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一年仅有的几次通信,每次只有寥寥几笔,问一下家里情况,说一下何时回家等,那时我们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

  “记忆模糊那都不是事,就因为不能即时沟通,常常发生奇葩的事呢!”家住小营镇新农村的老袁今年67岁,年轻时在邮政部门送过电报。他说,当时谁家有个急事啥的,常用电报联系,邮政工作人员接收代码译成文字后,由送报员送到村里。有一年夏天,他按照电报上的地址,顶着烈日骑车赶到距延吉市区10公里的一户村民家,那家人看完电报内容却泛起疑惑。原来,拍电报的人为了省钱,内容不足10字,且模棱两可,加上工作人员又出现疏忽,电报外皮与内容里的人名还有一字之差,分别是“彬”和“彪”。看着满头大汗的老袁,人家不忍心让他再返回邮政局核实内容,最后在对远方亲人的担忧中,接收了那封电报。

  “那时候如果有个电话,直接拨过去,不就啥都明白了!”刚退休的老赵接过话茬。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龙井市开山屯边防派出所服役。家里因为父亲工作原因,早早装上有线电话,但也不常用。“那时候万元户都不多,一部电话五六千元,电话费也很贵,一般人家装不起,也都不用。”他说,他高中一毕业,同学各奔东西,因为通讯不便,好像一下子就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这种情况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BP机的出现,才有了较大改变。从数字的传电话号、回电话,再到文字留言,好像很快就过渡到“大哥大”手机时代。

  说到驶入通讯高速路,同样生于1963年的老李很有发言权。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延边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老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看准时机、大胆出击,做起生意,很快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在亲戚朋友中第一个买了“大哥大”,后来还把女儿送出国留学。“如果不是电话能随时联系,以及后来手机视频通话,我哪放心把一个女孩子送到国外啊!”老李由己及他:“延边赴韩国劳务的队伍那么庞大,没有现代通讯的助力,也会严重制约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咱延边的繁荣也会减色不少!”

  老李的这一感慨,引起其他三人一致共鸣:“上世纪末,我大姐刚去日本定居时,就觉得这辈子可能见不了几次了,现在可好,每天有事没事,来个视频通话,感觉就在身边。”老范话音未落,老袁立刻幸福地抱怨:“我闺女在上海,有时候忙,还让我通过视频给他看会儿孩子,俩小外孙每天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老李说:“不用说那么远,就说咱老哥几个,虽然因为疫情原因不见面,但哥几个家菜地里苗长多高都‘看’得一清二楚,现在通讯方便,咱老哥几个‘一直在一起’,相伴过晚年!”

  —— 采访手记 ——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万金。”曾经,一封带着亲人关怀惦念的信笺,温暖了无数个因距离阻隔而相思成灾的心灵;曾经,因为通讯的不畅,让延边成为外地人眼中的“边远山区”。如今,无论是在长白山下、老爷岭中的乡镇村屯,还是在海兰江畔、图们江边的城市中心,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联络亲朋,甚至远在国外务工,依然可以随时“见面”。在现代通讯手段的加持下,延边不再边远,亲人不再“疏远”,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的通讯变迁带来的幸福感不是延边的专利,但延边人民的幸福饱和度最高。

  来源:延边新闻网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