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 通边达海 通化加快国际内陆港建设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221199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一路向南 通边达海 通化加快国际内陆港建设

2016-08-24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今年7月1日,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获省政府批复设立,标志着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通化市对外开放迈向了更广阔空间。通化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吉林省扩大向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通化市坚持沿边近海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内联外通、陆海相融,全力推进以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向南开放窗口,打造大开放格局。

  上半年,通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8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10.9%。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二。

  多年来,制约通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近海但难以出海。域内的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需有大量的原材料及产品购进和外运,同时大量绿色农产品和医药产品也都有着广阔的外部市场,但由于交通环境不佳,物流成本巨大,“通达”成为了通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丹东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一部分,虽然有出海港口,但缺少一定规模的腹地支撑,其域内的丹东港集团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今年7月1日,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获省政府批复设立。7月14日是载入两市史册的一天,通化、丹东就推进通丹经济带建设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与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建立长期战略和经济合作关系。拉开了通化市打开“通边达海”向南开放大通道的序幕。

  通钢集团供应公司副总经理仲崇算了一笔账:“之前,公司进出口原料主要通过营口港和大连港,2015年运进的铁矿粉大概在250万吨左右,鲅鱼圈港和大连港要比丹东港运费每吨高39元和31元,通过丹东港运输要比鲅鱼圈港节省近亿元运费。”

  “通化将承担起对外开放的重任,将深入推动与丹东港务实合作,将丹东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实现‘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今年,港务区计划投资5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5个,实现年底必保有形象进度、必保通关运营的目标。” 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梁国信心满满。

  从全省开放格局看,“借港出海”一直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而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正是战略的核心,通化国际内陆港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对接丹东港的内陆港,对于吉林省的出海战略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通化内陆港建成后,相当于把丹东港前移到通化,通化市也将由“内陆”变“沿海”。目前,丹东港已参与港务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仓库、联检大楼、通化港综合楼等多个项目建设。同时,丹东港为港务区提供两个深水泊位,对从通化通关的货物直接进港装船,开辟融入丹东港的绿色新通道。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通化国际内陆港将实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仓库等15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0亿元。

责任编辑: 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