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水曲柳镇先进村:如何“摘帽”?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224233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舒兰水曲柳镇先进村:如何“摘帽”?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224233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舒兰水曲柳镇先进村:如何“摘帽”?

2017-07-24 16:0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伤残、患病、丧失劳动力……种种此类词汇都能让人很自然地与“贫困”这个词语联系到一起。事实也正是如此,很多贫困人口,都是因为丧失劳动力或劳动力下降所致,换句话说,这些人群属于另一层面的弱势群体,这些贫困人群如何能够真正脱贫?他们缺的只是一只“援手”……

  为啥贫困?

  这组数据告你原因

  先进村位于舒兰市水曲柳镇政府驻地东南12公里处。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4个村民小组,275户1211口人,贫困人口47户91口人,其中低保户17户,五保户1户。

  全村幅员面积13.2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01公顷,其中旱田235公顷,水田66公顷,人均耕地2.5亩。村集体林地面积0公顷,水库、坝塘面积18公顷。2016年以前村集体收入为0。

  全村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47户91人。2015年底贫困人口收入在2800元左右,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社保、低保收入,土地租赁。

  贫困户现状为:因病致贫30户48人;因残致贫12户34人;因学致贫1户2人;因年老体弱致贫4户6人。其中无劳动能力73人。

  这组数据让我们可以对这些贫困户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全村共47户贫困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有42户,超过整体的91%。

  人食五谷杂粮,命有福祸旦夕,生病、致残是人力无法避免的,但这两种情况无论被哪些人遇上,影响的都不只是一个人……

  劳动力丧失直接导致生产力下降,以一般三口之家来说,一人生病,全家的生产力下降的同时,家庭收入也随之下降。然而家庭的正常支出却随之增高,对于很多家庭来讲,遇到这样的情况,入不敷出成为必然,贫困也就自然而然了……

  一场车祸

  他成为残疾 妻子与其离婚 留下两个孩子

  王飞龙,今年38岁,201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出现困境。

  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摩托车是很多家庭中主要的交通工具,王飞龙当时就是骑摩托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事故残忍地夺去他一只眼睛。事故让他行动不便,劳动力急剧下降,勉强能够做到生活自理。

  刚刚见到中国吉林网记者时,王飞龙显得有些腼腆,一只假眼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曾经的痛苦经历。在记者采访时,王飞龙言语和表情中都透露出了无奈,聊天的过程中,他讲述了这段人生中最为黑暗的经历。

  “没办法”“没招”,采访中,王飞龙反复多次说了这两个词语。他很无奈,这样的年纪,正是男人努力奋斗的阶段,就是因为这次事故,让他失去了劳动力。

  事故发生后,妻子离开了他,留下的是两个孩子,他这样的情况孩子怎么养?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自己的父母帮忙。老人帮他照顾孩子,还要照顾他,说到这里,王飞龙眼眶内泛起了泪花,表情甚是无奈,恨自己不能给孩子和父母创造好的生活。

  这段时间,孩子每次找他要钱,王飞龙都感觉胸口被人用刀子割了一下……

  “孩子找我要钱,我哪有钱啊,我还得找我爸妈。”

  简单的几句话,不难透露出王飞龙对孩子的惭愧和对父母愧疚之情。

  十余年眼疾

  儿子患肺病 儿媳患精神疾病

  孙凤云,一位已经70岁的老人,对常人来说,这正是颐养天年的年纪。然而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孙凤云却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老伴离世多年,儿子患肺病,儿媳妇患有精神疾病,即便白内障已经困扰她十余年,但为了生存,她还是要每天劳作。

  病情严重时,不足一米的距离,孙凤云都看不清。家里来客人,她只能靠听声辨人,在园子里摘青菜时,她得贴着农作物才能分清果实是否已经成熟。

  70岁的老人,一位倔强的老人,一位不服输的老人。不论上天对她有多么不公平,她都不服输,不论眼疾多么严重,她都坚持劳作。

  “我不是不能干活,只是眼睛看不见,有些活我干不了。”孙凤云说了这样一句话。

  去年,患有严重肺病的儿子做了一次大手术,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中每年的收入满足正常温饱都成问题,更不要说高额的手术费用。但有病得治,她们只能找亲朋帮忙。

  这种现象是中国吉林网记者此次采访中遇到的普遍现象。原本家中劳动力相比正常家庭就要少很多,收入相对也要少很多,而实际的家庭支出却要比一般家庭高出不少。日常的医药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负担。

  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斗志,只是现实对于他们的制约太过强烈,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政府针对他们每家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他们来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造血”功能的提升要远胜于“输血”。

  发展秋木耳种植项目

  提升集体经济 帮扶贫困户“造血”

  肖航兵,先进村的第一书记,对于先进村以及村内贫困户的情况,他是十分了解的。今年三月份开始,他的工作地点从吉林市委宣传部“转战”到先进村,一周内至少有5天时间,他是生活在先进村内的。

  常年生活在城里,刚到先进村时,他也有些不适应。两地的生活差距实在太大,尤其在走访贫困户家庭后,种种场景让他很震惊。

  如何帮助先进村脱贫,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成为他每天工作的重点。

  2016年初,吉林市脱贫办确定吉林市委宣传部为包保单位。在镇党委政府建议下,决定发展秋木耳种植项目,预计投资18万元,建成3栋2000平方米的木耳种植大棚。

  “在秋木耳种植项目的实际工作中,吉林市委宣传部出资10万元,村集体出资7万元。通过目前的情况来看,木耳长势喜人,创收效果还是很好的。”肖航兵说,所有贫困户都以入股的形势参与到项目中,每一名贫困人口的入股资金为800元,这部分资金并不需要个人出资,全部由扶贫单位出资,这样一来,在创收后贫困人口就可以按照比例获得分红。

  现在木耳已经进入收获期,预计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有针对性提供劳动创收

  为贫困户提供创收渠道

  此外,在秋木耳种植项目实际工作中,还招聘贫困户参与木耳种植以及经营工作,根据工作的种类不同,参与劳动的贫困村民,每小时可以获得5-6元的劳务费,此种举措也是提高村民“造血”功能的一项。王飞龙就是在这项工作的受益者之一。

  “我这种情况,原来几乎是啥都干不了,现在正好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参与劳作,还能赚钱。”王飞龙说,目前为止,他总计到木耳种植基地参与劳作21天,获得劳务费1000余元。这笔钱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可以证明他还是有能力创造价值的,在没有木耳种植基地之前,想要独立赚钱,是他想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医疗扶贫

  帮助贫困户重见光明

  此次扶贫工作中,医疗脱贫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前不久,包保单位多方协调,联系到一家眼病医院,免费为村里的村民进行检查。针对像孙凤云这样情况的病人,免费为她做了白内障手术,孙凤云也因此获得了重见光明的机会。

  “现在不但能看清东西,还能多干不少事情。做梦都没想这辈子还能重见光明,手术费对于我家来说,实在是拿不出来,太感谢肖书记了。”孙凤云说,在做完复明手术后,她现在可以看清东西了。这两天没事,她到山上采了不少蘑菇,这些蘑菇也能卖上一些钱。

  目前,爱心医院共为35名村民进行了义诊筛查,确定有6位村民需要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履行相关手续后,6位村民随医疗队返回吉林市住院治疗。6位村民先后接受免费手术,医治效果良好,全部重见光明。

  搭建平台

  为村民提供创收平台

  肖航兵介绍,为切实解决脱贫生产出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衔接问题,打通农副产品到市民家庭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多方协商和帮助先进村借助松花湖开江鱼大集的平台组织了优质农副产品展销活动。

  本次展销活动是市委宣传部策划的“精准扶贫,收入提升”扶贫攻坚工作计划其中的一项活动。本次展销共推出先进村自产的农副产品六大类共十几个品种。

  此外,吉林市委宣传部的相关领导动员组织吉林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们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建立“爱心购”微信群,推销先进村出产的农副产品。现在已经销售爱心鸡蛋6千多枚。

  修建文化广场

  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肖航兵说,此次扶贫工作中,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他们开展了不同的扶贫措施,比如发展产业脱贫、政策兜底脱贫、医疗救助脱贫等等具体措施,为的就是让这些贫困户彻底脱贫,让先进村彻底摘掉贫困村这顶帽子。

  此外,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吉林市委宣传部争取省级资金10万元建设村文化广场,此举也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大家在茶余饭后有了活动的场地。

  开展扶贫工作,总体思想就是要百姓彻底脱贫。实际扶贫工作中,每一位第一书记也都会遇到不同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与两项举措有关,那就是“造血”和“输血”。肖航兵说,两项举措都很重要,“输血”对于很多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是最直接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创收,只能依靠政府帮助;同样,“造血”对于贫困人群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需要大家“拉一把”的贫困人群,在得到帮助后,这些人群是有能力脱贫,有能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采访手记:

  此次“扶贫攻坚”的采访给我感触很深,一方面是对这些贫困村、贫困村民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采访过程中,通过和第一书记、村民以及相关扶贫单位负责人的交谈,我了解到,目前提高农村村民的思想意识、思想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比如一些完全免费的政策活动,对于个人和全村都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有些村民就是不同意。

  比如在先进村第一次组织农副产品展销活动时,全村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参加,不想到城里销售产品,他们都希望中介人上门收购,而不是到城里高价出售同样的产品。起初,村里只有一人到城里参加了这次展销活动,城里人对这些绿色的农副产品非常认可。例如鸡蛋、鹅蛋、大米等等,受到了很多城里人的追捧,而这个敢“第一个吃螃蟹”人,也在这次农副产品销售会上卖出了很多产品,价格要比中介人收购高出不少。

  “看到别人挣钱了,很多人也开始参与其中。”

  这是很多村民共有的意识,单纯以这样一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吉林网记者 吕孟阳

责任编辑: 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