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出佳品   独具匠心育英才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孙晓云 249452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精雕细琢出佳品   独具匠心育英才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孙晓云 249452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2017吉林省优秀教师先进典型:

精雕细琢出佳品   独具匠心育英才

——长春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带头人林海燕

2017-09-01 16:22 | 来源: 吉网

  林海燕,长春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带头人,国家汉办对外汉语高级教师。工作15年来,她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她不断思考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改变传统呆板的课堂氛围,亲手创办了“友谊课堂”,并设立盲人普通话测试机制,走在全国前列,该机制使长春大学的视障学生参与考试的机会比全国其他地区整整提前了6年。

  把每节课都当做自己的“代表作”

  “作为老师,要把你的每一节课视作你的一件作品,而且每一节课都要当做‘代表作’来打造,精雕细刻才能出精品。”

  “好的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从事一线教学15年,林海燕不满足于充当埋头苦干型的“教书匠”,努力成为一名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三尺讲台成了她探索、创新的天地。她十分注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改革,不断思考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改变传统呆板的课堂氛围,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还经常把她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这样传递给学生。

  “课讲得特别精彩”,这是同事和学生对林老师的公认评价。这“精彩”的背后,是林老师“台下十年功”的不懈努力。

  林海燕说:“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智慧不足可以用勤奋来弥补,但不走心不付出则不能被原谅。学生一天只有24个小时,他把最有价值的90分钟交给了你,你照本宣科、敷衍塞责,他的这90分钟就逝去了永远都找不回来;而你用心了,可能一个知识、一句话启迪了他、触动了他,也许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对得起孩子们交付给我们的时间。”

  在林海燕的课堂上,知识变成了一种交流与共享,一个互动、友好、和谐的课堂新秩序逐步形成。自任教以来,林海燕老师年年教学综合测评的成绩均为优秀,连续多年被评为长春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长春大学教学质量免检教师,获得长春大学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长春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等等。在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大赛中,林海燕老师获得了吉林省一等奖的殊荣。

  创办“友谊课堂”,打造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林海燕老师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带头人,始终认为本专业担负着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全球化传播的重要使命。

  林老师常对学生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你身边的外国人怎样评价中国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更应当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林老师想尽各种办法,请知名专家到校内讲学,带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等。但是,学生的理论水平虽然提高了,实践应用却成了一个大难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来是要给外国人当汉语老师,可大部分本科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汉语学习者,很难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对专业课程中讲授的理论与方法就很难有切实的体会,往往有隔靴搔痒之感。

  林海燕老师想到了长春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可是跟对方沟通之后,对方的答复是本科生专业水平不能进入课堂授课,建议观摩学习。为了给本科生创造一个完全真实的汉语教学课堂环境,林老师决定创立一个由本科生为外国留学生上课的课堂,既解决了本专业学生实践的问题,又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省下聘请家教的费用,这件事情于双方有益,又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因此林海燕老师将它命名为“友谊课堂”。

  自“友谊课堂”2009年创立开始,每周三、周五的下午,林老师都带着自己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其他同学随堂观课记录,教师即时督导点评,讨论教学得失。8年来,中国学生为留学生累计授课2300余学时,每一节课都凝聚着林海燕老师的辛勤与汗水。而这一切,都是林海燕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做,并且没有一分钱的报酬。

  对于林老师而言,学生优秀的教学水平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设立盲人普通话测试机制,走在全国前列

  2007年,林海燕老师兼任长春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站长,除负责全校语言文字工作外,还参与吉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评估以及松原、延吉、通化市的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10年间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工作经验。

  林海燕老师所在的长春大学,开创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先河。有许多视障和听障学生经过高等教育阶段,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而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先要有国家普通话水平证书。为了促进视障学生就业,长春大学普通话测试站每年要对近百名盲人学生实施普通话测试,林海燕老师作为站长期间,认真分析视障人士特点,按照国家普通话测试试题,编制了盲文试题库。

  自2010年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之后,又安排了志愿者导考服务,使长春大学的视障大学生能够顺利考取证书。直至2016年11月,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才发布视障版,而林老师的一系列举措,使长春大学的视障学生参与考试的机会比全国其他地区整整提前了6年。

  林海燕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探索盲人普通话测试中积累经验,撰写论文《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与题型问题研究》获得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是我省第一次获此奖项,也是该年度东北三省唯一获奖的作品。课题《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机制研究》也获得吉林省语委十二五规划项目立项。

  由于林海燕老师在语言文字研究及应用方面的出色表现,2017年她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国家语委聘任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在我省省属高校中是唯一的一位。

  林海燕老师心目中优秀的大学人文学科老师,应怀有化育天下英才之情愫,穷究学理术业专攻,以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人文关怀、高远的价值取向,富于创造性地通过教学来深度唤醒大学学子的自我实现需要。

  “这个目标宏大却并不遥远。”林老师说,“我愿为此奋斗终生。”

  吉网 吉刻APP记者 刘晓宇

责任编辑: 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