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所汪尔康院士:“振兴中华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孙晓云 259806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应化所汪尔康院士:“振兴中华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孙晓云 259806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应化所汪尔康院士:“振兴中华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

2018-02-12 09:54 | 来源: 吉网

  2月9日早,中科院院士、我国电分析化学开拓者汪尔康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内。

  满布四周的书柜是汪尔康办公室里唯一的装饰,一些书籍已经被翻得发旧,它们是汪尔康为了国家需求而奋斗的最好见证。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办公室—图书馆—家,三点一线;五加二、白加黑,没有休息日。

  数十年来,这样的耕耘周而复始。

  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电分析化学研究不断发展,最终走到世界前沿。

  他说,做科研就像打仗一样,稍有放松,就可能被别人超过。

  翻阅他的履历,我们会发现,汪尔康的童年正值日寇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时代。由于汪尔康的父亲誓不为日本侵略者服务,以至全家失去经济来源,家人常常食不果腹,更别提供汪尔康上学读书。

  尽管家境贫寒,可汪尔康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家乡镇江立人学堂的先生被他打动,破例允许他在学堂干杂活,以此来换取旁听资格。汪尔康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拼命地干活和读书,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这让先生很满意,也让父母倍感欣慰。

  学堂先生是个崇尚科学的人,他常常在学生面前讲:“电灯怎么会亮?留声机怎么会响?这都是科学发明的结果。”汪尔康说:“先生的引导在我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我心里种下了搞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种子。”

  在日本投降后,汪尔康凭着勤奋和天赋考入镇江新苏中学初中三年级。

  在不满16岁时,他又一举考入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他惜时如金,把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

  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1952年大学毕业后,在很多同学都留在南方的大趋势下,年仅19岁的汪尔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东北,被分配到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为什么要来东北?

  他回答道:“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不讲条件,反倒觉得很有激情,因为这是‘国家需求’。”

  在那个火热年代,他在东北扎了根。

  1955年,汪尔康被选派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留学,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当时新兴的、中国科技界少有人问津的极谱学。其间,他恨不得把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研究上,仅用了3年时间,便取得常人四五年才能取得的副博士(哲学博士)学位。

  汪尔康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老师海洛夫斯基教授曾对他做出如此评价:汪尔康身上从未有过半点松懈和懒惰,有着别人不具有的精神和潜质。

  拒绝了导师的再三挽留,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汪尔康带着建设祖国的理想毅然回国,重返长春应化所,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他立志“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在分析化学研究领域为我国创造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我国最先用极谱法研究络合物的电极过程和均相动力学,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脉冲极谱仪和新极谱仪……先后获得国家、院省部级成果奖18项、国际奖两项,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本领有担当的科技人才。

  汪尔康觉得,这么多年忙于事业,没能照顾好家庭、子女,感到十分亏欠。在他的妻子、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董绍俊看来,汪尔康把精力放在了国家需要的事业上,她没有怨言。

  “我们对吃穿没任何讲究,为了节省时间,都习惯把菜盛在一个盘子里。”妻子董绍俊说。

  汪尔康曾有机会离开长春,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高校邀请他任职,却被他婉拒。对此,汪尔康说:“是党培养了我,是吉林和应化所这片沃土造就了我。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不论在哪里工作,振兴中华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

  吉网 吉刻APP记者 王小野 崔佳

编辑: 孙晓云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