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良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团队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晓吉 266934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盐碱地变良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团队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晓吉 266934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盐碱地变良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团队

2018-06-09 11:27 | 来源: 吉网

  为宣传“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的先进事迹,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殷切期望,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展现吉林省在科技、人才方面厚重的爱国传统、资源优势和代表性人物,让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深深植入吉林省干部群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血脉,吉网、吉刻APP近期推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系列报道。本期聚焦的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科学研究团队。

中科院1_副本.jpg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于2002年,团队成员十几年如一日地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苏打盐碱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盐碱地改土增粮技术创新,以及耐盐碱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模式构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把盐碱地变良田

  重度盐碱地是盐碱地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62亿元的吉林省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针对重度苏打盐碱地有水也无法短期成功种稻的重大难题,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科学研究团队率先提出了“以耕层改土治碱为基础、以灌排洗盐为支撑”的快速改良新思路,创建了重度盐碱地物理化学同步快速改良技术,建立了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完善了苏打盐碱地水稻无病壮苗培育技术。

  据团队负责人梁正伟研究员介绍,“过去,吉林西部是‘风吹草地低现牛羊’这样一个景观。现在,昔日大面积的优质草原变成了没有利用价值的盐碱荒地,这是非常痛心的。如何把没有利用价值的盐碱荒地变成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把它变成草场、变成良田,为区域经济的振兴发展,从科技层面上做一些贡献,这是我们的初衷。”

中科院2_副本.jpg

  从春至秋全过程生产一线定点观测

  据了解,经反复试验,团队创建了重度盐碱地物理化学同步快速改良技术,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成功实现了改土当年即可使PH值为10.5的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达400 公斤/亩以上的目标,实现了一次性改土治碱、多年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盐碱地增粮目标。该成果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盐碱地治理改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定点取样观测,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全过程都需要到生产一线,就像给人看病一样,我们找到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团队成员王志春研究员说。

  收集鉴定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

    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团队还针对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抗逆水稻品种严重缺乏的现状,广泛收集鉴定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科研团队目前已收集、保存水稻种质资源3000余份;每年配制杂交组合100~ 200个,现有高世代材料400余份。从2007年起,先后培育并审定东稻1号、东稻2号、东稻3号、东稻4号、东稻9号和东稻12号等“东稻系列”水稻新品种。目前,团队研发的治碱技术和优质稻种在吉林省示范推广面积已经超过千万亩。

  “目前‘东稻系列’有四个品种,都比较适合在盐碱地区种植,正常的农田措施就可以。其中,东稻4号在2010年创造了吉林省的一个高产记录,当时实测产量849.37公斤/亩,目前为止还是历史记录,今年,新通过审定东稻9号,准备在吉林省的松原地区,也就是开发年限相对较长的一些盐碱地进行推广。” 团队成员生物监测与水稻育种工程师李景鹏说。

  谈到未来,梁正伟说:“盐碱地治理是一个公益性项目,希望国家能够补贴农民,改良土壤。把我们国家的盐碱地真正地治理好、利用好,多打粮食,多产牧草,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这样,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吉网 吉刻APP记者 崔佳


编辑: 晓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