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同到不同——中德艺术家对话 2018城市+(长春-慕尼黑)公共艺术双城展启幕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新 277868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从共同到不同——中德艺术家对话 2018城市+(长春-慕尼黑)公共艺术双城展启幕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新 277868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从共同到不同——中德艺术家对话 2018城市+(长春-慕尼黑)公共艺术双城展启幕

2018-12-07 17:2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2月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为长春市黑白色调的冬天增添了很多色彩与生趣,即使是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也没有阻挡住观众观展的热情。由长春市规划局、长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委员会、长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春市公共艺术设计协会主办的“2018城市+(长春-慕尼黑)公共艺术双城展”上午9时30分在中国长春雕塑博物馆拉开帷幕。

image.png

  本次展览以“从共同到不同”为题,来自中德两国的50位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聚集一堂,带来了他们的60余件涵盖装置互动、雕塑、摄影、绘画、影像、建筑等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共计几千个小时的作品规划,几万种艺术构思的消散与再想象,对城市、故乡与水、生产与消耗等议题都提出讨论,它们互相“矛盾”与“对话”,“拆伙”与“协作”,等待人们的是最直觉的凝视与遐想。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些作品试图通过诗意的阐述,转换人们对于有迹可循的认知结构的固有理解,借由作品传递出的艺术陈述与图像,将带领观者走入相同的陌生风景并与之对话,在知与未知的模糊边界重建各自不同的想象的国度。

image.png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长春首个以“公共艺术”为母题的双城展览,城市+公共艺术双城展鼓励文化流动,主办方认为,国际、城际展览更有利于艺术能量的碰撞爆发,也有利于城市艺术身份、国家艺术身份的建构。城市+公共艺术双城展希望能够鼓舞城市居民,在更广阔的维度中倾听生命的回声。

  精心布置而充满艺术气息的五个展区让观众流连忘返,第一部分的“万千之水”由德国艺术家Aurel Dahlgrun ,旅德艺术家张潇月,长春艺术家刘晔、张建夫分别以装置、行为、影像的方式呈现。第二部分的“逆喻空间”是以陈志泽、蔡东东等艺术家为代表围绕空间、时间概念创作的装置、影像作品。第三部分的“非常场域”则展出了苍鑫、陈文令、郭桢等知名艺术家的当代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第四部分的“平行世界”展出了邸欣欣、盖莉莉、李东哲等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第五部分的“无所不在”展出了以建筑师和规划师为阵容的设计作品及成果。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艺术家欧德勒先生在布展间歇这样向我们解释了他的作品:“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对图片的感知和成像非常感兴趣。水一直给予我重要的灵感,因为它是通过其反射直接产生图像最古老的媒介。在我的作品中,我进行不同的图片成像处理,并将摄影和水这两个介质作为成像元素。我将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对摄影以及水这两种媒介的观察。横向和纵向观察之间的互相映衬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潜水者和摄影者,通过与水的亲密接触,我亲身感知着水是如何变化的。这是一场关于‘内与外’,‘上与下’,‘虚与实’感知的讨论。”

image.png

  展览现场人潮涌动,吸引了大批媒体和观众。许多观众在参观完展览后还意犹未尽,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非常喜欢这次展览,让我们春城人民也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给了我们生活很大的润色,我也会推荐朋友一起来享受艺术。”“我是学艺术设计的,这次我真的是不虚此行,能看到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手法和产生了新的创作灵感。”“我是特意带孩子来的,就是想让他感受一次艺术的熏陶,希望他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美。”

  本次展览旨在促进两国文化艺术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为长春留存一份丰厚的城市公共艺术档案。跨国合作展览所带来的富有探索性与启示性的研究、主张与讨论,也将影响和活化长春城市的文化艺术发展。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14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公共艺术教育活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罗浩/图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