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徐如人,一位捐赠一生积蓄设立教育基金奖掖出色晚辈后学的人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超 278439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他叫徐如人,一位捐赠一生积蓄设立教育基金奖掖出色晚辈后学的人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超 278439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专栏

他叫徐如人,一位捐赠一生积蓄设立教育基金奖掖出色晚辈后学的人

2018-12-19 01:15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徐如人院士,

  1932年出生,如今已是86岁高龄。

  徐如人院士和妻子庞文琴执教60年,对于自己的“教师使命”始终是全心全意、满腔热情的对待。


image.png

  2017年9月,吉林大学70年校庆之际,徐如人院士做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决定——

  把与妻子一生的积蓄500万元全部拿出来捐赠给学校,设立徐如人、庞文琴教育基金,以奖掖那些在科教事业上出色的晚辈后学们。

  徐如人院士为何会有这样的决定?

  学生的回答为我们答疑解惑:

  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

  “院士是一个更高的起点,要肩负起更高的责任”

  “记得我当选院士之后,老师在办公室跟我进行了一次长谈。”于吉红院士说:“老师跟我说,院士是一个更高的起点,要肩负起更高的责任。这时候老师给我的定位是,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推动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推动我们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要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说,我们要站得更高,在科学上要瞄准更高的制高点。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更多的未来接班人。这些话我都牢记在心。”

  于吉红院士表示,当选院士之后,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老师说,你要继续投入下去,要组织一些大的合作交叉项目,要把研究工作进行更多的拓展,要建设团队,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才。所以我确实还是要按照老师讲的,一直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守华

  “不要急功近利,要对科学做出真正的贡献”

  “老师是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也是我科研工作中的启蒙导师。”冯守华院士说:“老师上课备课都非常认真,他从来都是教导我们不要急功近利,他从不说我们应该在某个高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老师强调我们要对科学做出真正的贡献,这个思想已经扎根于我们心中。在人才培养方面,老师培养出一大批学术骨干,他的大部分学生现在都是国内外各个重要领域的骨干。”

  冯守华院士表示,徐如人院士很尊重学生,“老师很尊重自己的学生,从不以资深院士自居。老师还很幽默,但是很少开玩笑。在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风都是很好的,当时我们实验室还有32字方针,是我们一起制定的。”

  学生: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陈接胜

  “思路非常开阔,对科学问题有非常独特的见解”

  “我觉得徐老师是一位很好的导师,他会倾尽全力去培养学生。”陈接胜说:“我读硕士研究生是在广州中山大学,在1986年才到吉林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我在吉林大学做的课题与在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做的课题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要重头开始。研究中遇到很多困难,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最后也取得很多成果。”

  陈接胜表示,徐如人院士是一位非常严谨的科学家,实事求是,思路非常开阔,对科学问题有非常独特的见解。“老师所从事的是分子筛以及多孔材料的研究工作,从分子筛的合成制备,包括形成机理、结构、应用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在无机合成与多孔材料、功能材料这些方面他培养了许多的有用人才。”

  从学生们的话中不难看出,

  徐如人院士对于学生,不仅是他们学术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引路人。

  他对学生的爱,

  都在每一天、每一件小事上。

  说完学生,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他是国际著名计算生物学家、生物信息学专家,

  他是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他就是徐如人院士的长子——

  徐鹰教授。

  儿子眼中的父亲又是什么样?

  我们一起来听听:

  “我觉得我父亲为人处事大气、正能量、不小心眼。在做学问方面他视野开阔,这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有影响。看着父母天天这么用功,这么多年所以我们也不停地用功努力。我觉得我父亲母亲他们功名心都很淡,尽管我父亲也得到了许多荣誉,但是他从来都不浮躁。这一点已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面,踏踏实实、好好工作、做一个一辈子对社会有用的人。”徐鹰教授说:“在我们家,觉得你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没有把什么事情看得那么重,我就觉得这对后来我们的成长特别有好处,就是把许多事情看得很顺其自然。比如现在我到吉大作报告,我就习惯坐公交车去,不去叫车也不去打车,我就觉得这就是小时候培养的了习惯。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会做挂面,那时候我给我小妹妹做面,她就不愿意吃,说我天天就是酱油拌面。这些事听起来就像笑话,但是当时真的是很苦。我觉得正是当时那些艰辛,让我们更加坚强了、成才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丁隽/文 李煦/图

编辑: 李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