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张文简单的招呼声,在嘎嘎冷的气温下透着热情,随话而出的哈气拢住了狗皮帽子下那张冻红的脸。
凌晨3点就出发冬捕的他,丝毫不见困意,喊了几个小时的嗓子仍是透着亮。
今年56岁的他,是查干湖第20代“鱼把头”。
“鱼把头”,是查干湖冬捕作业的领头人,在渔工的眼里,“鱼把头”是有神奇本领的人,能带领他们打到鱼。
“预计今年的出鱼量能达到280万斤到300万斤吧。”张文估摸着。
看着随网而出的鱼,张文的话匣子也打开了,除了冬捕的那些事,他说了两个“没想到”。
“我小时候就是个‘熬碱童’,没想到会成为今天的‘鱼把头’。”张文说。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查干湖几近干涸,白花花的盐碱面子满天飞,周边田地都碱化了。
张文回忆,当时有许多人背井离乡,留下来的人们只能靠扫碱、熬碱、卖碱维持生计,每斤最多卖2毛钱。
张文一家也这样熬着碱,熬着日子,谁也没有想到查干湖会“死而复生”。
1984年,滔滔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水量逐渐丰厚的查干湖开始注重生态治理。
植树造林、退耕还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几十年的努力,让查干湖恢复了盎然生机。
看看如今的查干湖,湖里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鳌鱼等60多个优质品种,丹顶鹤、白天鹅、白琵鹭等在此栖息,山鸡、野兔、狐狸到处可见。
查干湖的鱼,穿越大江南北,远销到新疆、西藏、海南等全国各地。
“今年最大的没想到,就是总书记来到了查干湖,还祝福我们‘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张文的话语里透露着兴奋。
他回忆,“那是今年9月26日下午,总书记一行从栈道上阔步走过来,我迎上去,有人介绍我是查干湖第20代‘鱼把头’——张文。总书记和我们渔民亲切交谈,拉家常。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总书记祝愿渔民们‘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张文说,查干湖的渔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般渔民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有的能达到20万元,家家住瓦房不说,不少渔民都在城里买了楼房。
查干湖,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千百年来,当地一直延续着“马拉绞盘,冰下走网”的原始冬季捕鱼方式。
作为“鱼把头”,张文继承了老一辈的本领,能够“识冰辨鱼群”,凿冰眼、下渔网、马拉绞盘……冰下长达2000多米的渔网窜动,接着数不清的鲤鱼、鲫鱼、胖头鱼跃出冰面……
那这个过程是如何的?“鱼把头”张文也介绍了一下冬捕的流程。
1. 识冰
张文咋就知道哪里有鱼?
识冰,就是“鱼把头”的绝活之一。
作为把头,张文要选定捕鱼的地方,指挥渔工凿冰、布网。
“冬季,鱼群在冰下喜欢成群地聚集。由于鱼的聚堆往往使水涌动,冰面上的雪便微微起鼓,这种冰面是有鱼群的征兆。”张文说。
不但如此,张文还要观察冰的颜色、听冰下的声音,来分辨出鱼群的位置。
2.镩冰
张文丈量好冰眼距离和位置,渔工们每两个人一组便开始凿冰眼。
20多公斤重的冰镩,是渔夫们的“神笔”,用来“镩冰”“炸冰”。渔工们先凿开一个大冰眼,叫“下网眼”,有1.5米宽,然后用镩子钻出近百个直径为40多厘米的冰眼。
3.布网
冬捕时一趟网由96块网组成,总长度为2000米。
渔网由11米长的穿杆带动,顺入水中,跑水线的渔工将渔网娴熟地由上个冰眼制导到下个冰眼,最终让大网在冰下展开,把一平方公里的水域全都合围起来。
到达出网口,巨大的渔网由空网变成了“实”网。
实,就是“红”,早上,开始起网,俗称“日头冒红网”,意味着丰收。
4.出网
出网,要靠马拉绞盘。
4匹健硕的马儿拉着绞盘打转,随着马轮子拉着网上的大绦,网被缓缓地拉出水面。
万尾鲜鱼,热腾腾地在冰湖上起舞,“冰湖腾鱼”早已成为吉林的一大盛景。
查干湖冬捕曾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以单网冰下捕捞10.45万公斤和16.8万公斤两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张文说,如今单网捕捞的重量早已超过了这些纪录。
5. 网眼
依循先人的捕鱼文化,渔网一概采用疏织,只取鱼龄在五年以上的大鱼,以确保将来的渔获,这也是渔民们心口相传的规定。
冬捕渔网的网眼是6寸的。
“从前是有什么就捞什么,渔网织得密,想着捞到更多的鱼。”张文解释,“现在,人们坚持把生态放在首位,当年1寸的细眼渔网也都改成了6寸。”
小年前,捕鱼活动就结束,“人和自然,都要迎接年这个喜庆日子。”张文说。
6.醒网
冬捕开始前,查干湖的渔工要让沉睡了大半年的网从网库里“醒来”,举行“醒网”仪式,以真诚的心去唤醒亲密伙伴——网。
而今,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小野 贾子尧 丁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