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超 280830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超 280830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2019-01-27 20:22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14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吉林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树斌介绍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有关情况。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吉林省工信厅厅长霍岩、吉林省科技厅厅长于化东、吉林省交通厅厅长王振才、长春市常务副市长王路、白城市市长李明伟、吉林省文旅厅副厅长陈守君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香港大公报、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等21家媒体记者出席新闻发布会。

  张树斌:

  各位记者:

  大家好!欢迎参加2019年吉林省“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吉林省现已进入“两会”时间,政协吉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已经分别于前天和昨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吉林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景俊海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要重点做好九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九项工作中的其中一项就是抓好“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的有关情况。“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主要包含13个专项规划,一主即《长春经济圈规划》;双廊即《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和《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双带即《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双线即《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双通道即《长白通(丹)大通道发展规划》和《长吉珲大通道发展规划》;双基地即《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专项规划》和《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双协同即《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和《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规划》。

  “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是我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对接东北振兴战略国家相关重大规划,再造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新优势,努力把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制造、卫星及航天信息、通用航空、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大数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绘制了宏远蓝图。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先生、省工信厅厅长霍岩先生、省科技厅厅长于化东先生、省交通厅厅长王振才先生、长春市常务副市长王路先生、白城市市长李明伟先生、省文旅厅副厅长陈守君先生,他们将就“一主、六双”产业规划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给予充分关注。

  人民网记者提问:安主任,您好,省发改委作为“双协同”规划的编制部门和规划实施的指导部门,请问推进“双协同”的路径和措施是什么?

  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长春、吉林是我省的第一、第二位大城市,两市主城区距离80公里,户籍人口1164万,占全省的45.4%;地区生产总值8833亿元,占全省的58%。通过一体化发展,长吉地区将成为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核心区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预期到2025年,长吉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1.5万亿元以上。长吉一体化对于形成我省中部经济隆起带,促进我省乃至东北地区的振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根据“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功能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要求,按照五条路径推动“一体化”建设。一是产业发展一体化,重点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加快打造长吉北部现代经济产业带、中部绿色休闲与现代农业产业带和南部生态旅游产业带。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重点推进综合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系统为骨架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和吉林机场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三是生态环保一体化,重点实施生态林系统建设、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等四大工程,加强石头口门水库等重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四是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是推进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重要领域民生一体化。实现两市医疗资源的适度有序及均衡发展,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率先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尽快实现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五是社会管理一体化,重点是共建市场管理、安全管理和城市管理三大体系,统一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共建“信用长吉”,建立一体化应急管理协作机制。规划提出实施170个大项目,估算总投资额超过3700亿元。为保障规划实施,我们提出三项措施,一是建立常态化、制度化、高效化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制定支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举措。三是建立规划督查评估制度,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长春、公主岭地域相连,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联系紧密,有迫切融合发展的意愿和共识。推动同城化协同发展能够快速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聚区、中部创新转型发展引领区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按照“同城化起步、一城化提升”的原则,把握联动、集群、融合三个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转型发展为动力,综合采取委托管理、利益共享、税收分成等政策举措,合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治理、城市规划“五统一”。一是统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东风大街、硅谷大街、腾飞大路、前进大街等城市对接道路,加快“三网融合”,实现供水、供电、供热并网。二是统一推动产业深度对接合作,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同城化布局,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红旗等自主品牌汽车。三是统一强化公共服务互惠共享,推进长春市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健康医疗资源全覆盖,逐步在购房、子女入学、就业、社保等实现同城化管理,市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四是统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建设绿色生态屏障,重点实施新凯河水系综合治理等六大生态建设工程。五是统一规划建设经济合作区,按照统一规划和多规合一的要求,组织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实施20个工程187个重点项目。为保障 规划实施,省里将设立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推进组,统筹协调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工作。省直有关部门也将出台促进同城化发展的具体配套政策措施。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长春经济圈”在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将发挥重要的核心引领作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长春经济圈”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以及长春市将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推进相关工作。第二个问题请王路副市长介绍一下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推进措施。

  长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长春经济圈”建设由长春市牵头编制规划和推动落实。

  “长春经济圈”规划区域主要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共35个县(市、区)。上述区域的国土面积占全省的48.6%,常住人口占全省的74%,GDP总量占全省的84%,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78%,是吉林省城镇最密集、高教资源最丰富、经济发展最活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最强的区域。同时,“长春经济圈”辐射范围包括哈尔滨都市圈、沈阳经济区、蒙东地区,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等东北亚国家。

  在具体布局和实施路径上,将重点推进“一主”“两翼”“三环”“多射线”协同互动。一是增强“一主”辐射带动力。以长春为主要区域,进一步拉开发展框架、拓展战略纵深、壮大规模总量、强化辐射带动,全力做大做强长春经济圈核心区。二是深化“两翼”融合发展。加快推动长公同城化协同发展,重点打造长春-公主岭经济合作区和建设长春-四平、长春-双辽两个协同发展带;加快推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共同建设“长吉大都市区”。三是强化“三环”跨区域合作。即由环长四辽吉松工业走廊构成的省内共建合作大环线,由沈阳经济区、哈尔滨都市圈、蒙东地区等构成的东北区域合作大环线,由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构成的东北亚国际合作大环线。四是构建“多射线”开放合作格局。重点打造6条向外辐射线:即长吉珲日辐射线、长辽丹渤辐射线、长平沈京辐射线、长平蒙辐射线、长松满俄德辐射线、长余哈俄辐射线。

  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春经济圈”要实现“七个率先”:即率先打造2万亿区域经济体、率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建成创新转型核心区、率先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新突破、率先走上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率先创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率先推动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长春市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强化创新、精准施策,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打造高品质发展环境和优化区域城乡体系为重点,以推动实施“1055”工程为载体,即实施打造东北亚汽车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总部基地、旅游集散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人才中心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医药产业研究中心等10个重大产业发展工程,实施龙嘉机场枢纽功能提升工程、长春吉林一体化轨道交通工程、长春公主岭同城化通道建设工程、“经济圈”高速路网和高铁路网建设工程等5个重大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创建东北地区内陆自贸试验区和建设东北亚物流货运枢纽区、东北亚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中韩(吉林)国际合作示范区、产业转移共享园区等5个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打造工程,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力争早日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长春经济圈”建设和“一主、六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打造,提供强有力支撑。

  长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路:总体上,围绕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长春市将打造“1+3”格局的“双创”空间架构,即以区域“双创”基地为基础,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3个专业“双创”基地为支撑。

  区域“双创”基地方面。规划建设形成“一心多点”的城市“双创”空间总体布局。“一心”是指建设集“双创”成果展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企业孵化、社会服务、互联网平台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长春市“双创”中心总部基地。其中,长春市“双创”中心坐落在高新南区,包括10万平方米的综合产业孵化区及高端商务综合配套,将通过打造民营经济(双创)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情报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中国海归创业联盟5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多点”是指依托一汽创新创业基地、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长春北湖科技园等众多园区平台载体,重点建设汽车及零部件、文化创意、光电子、智能装备制造、航天信息产业、生物及医药技术、现代服务业、动漫产业、新材料、对外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创客综合性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等13个“双创”示范点,形成覆盖市区全域和全市重点产业行业的“双创”基地布局。

  专业“双创”基地方面。一是依托吉林大学建设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一区两园四平台”,“一区”即长春新区·吉林大学北湖“双创”服务功能区,“两园”即吉林大学科技园和学生创新创业园,“四平台”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平台、创新创业育成孵化平台。二是依托长春光机所建设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将重点从完善“双创”服务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创新体系、条件保障平台和孵化载体建设,以及持续深化军民融合等6个方面予以推进。三是国信现代农业建设企业创新创业示范点,将重点从聚集创新创业人才、拓展双创基地平台和优化“双创”服务体系等3个方面予以推进。

  围绕落实上述规划,长春市成立了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双创”环境升级、培育“双创”主体活力、强化“双创”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同时,为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将重点实施3大类、42个重点项目。其中,“双创”载体类项目包括北湖“双创”服务功能区建设项目、长春光机所众创中心建设项目、长春中白科技园建设项目等13个项目;服务平台类项目包括长春北湖科技园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等16个项目;产业类项目包括长春应化所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长春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等13个项目。力争到2025年,将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打造成为推进服务型政府的试验区、扩大创业投资的试点区、政策创新的先行先试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和全省创新创业样板区。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省交通运输厅对于服务“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特别是打造“双通道”是如何考虑的?

  吉林省交通厅厅长王振才:

  尊敬的媒体朋友,大家好!

  感谢大家对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关怀和关注!交通运输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产业聚集、人口流动的重要载体,是区域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在省发改委的支持配合下,省交通运输厅着重研究了交通运输服务“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制定了长白通(丹)、长吉珲大通道发展规划。下面我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以通报。

  一、交通运输服务“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情况

  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着力推动降本增效,打造出海大通道、产业大通道、开放大通道、旅游大通道,促进大流通、带动大产业,支撑和保障“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当好先行。

  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以上,长春一小时左右到达周边市县。主要通道内各有一条高速、一条二级以上公路和一条铁路,打通15个省际高速出口通道,京哈高速吉林段达到八车道标准,基本适应区域发展。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以上,长春形成“两环八射”对外通道,适度超前于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加快补齐短板,进一步增加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一是加快建设高速公路。要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和储备一批项目,2019年计划投资213亿元,建设11个项目1320公里,建成4个项目348公里、新增通车里程28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3582公里。同时,谋划好长春-长岭太平川、集安-桓仁、长春-大蒲柴河等高速。二是会商黑龙江、辽宁两省,统筹谋划和推进国道丹阿线建设,主要目的是打造成为贯通东北边境旅游路、东北振兴路。三是利用3年时间,完成1.4万公里“畅返不畅”农村公路(已破损,影响行车)治理,服务乡村振兴。

  第二,创新机制,推动降本增效。一是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利用科技化手段,取消吉辽省界5个收费站。二是发展客运“一票制”、货运“一单制”。三是加强安全监管和公路治超,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配合打好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第三,转型发展,提升服务民生能力。一是2019年将全面完成交通脱贫攻坚任务,积极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国有林区公路建设。二是围绕高铁建设,打造综合客运枢纽。三是推行货运车辆“三检合一”,实行普通货运车辆网上年审、签注。

  二、打造长白通(丹)、长吉珲两条出海大通道规划情况

  主要思路是加快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强化“内畅外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打造多向联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面服务并引领“向南”、“向东”开放。

  长白通(丹)大通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2018年长春-白山实现直通高速,2019年集安-通化通高速,2020年东丰-双辽通高速。届时,东南部地区高速公路将顺利成网,联通长春、辽源、白山、通化、集安和通化内陆港、丹东港等重要节点,并且与铁路、机场有效衔接,“向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完全可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2025年,集安-大连将通高速、沈阳-长白山将通高铁,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将更加顺畅,全面建成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2018年吉林-舒兰顺利实现通高速,2019年长春-吉林高速全线达到双向六车道水平,高铁沿线城市都建有综合客运枢纽和物流园区,2020年龙井-长白山-敦化大蒲柴河通高速,贯通后可与鹤大高速联通,直达大连,促进东北三省东部有效联动。届时,长吉珲运输主通道将形成“三双”布局,构建起“向东”多向联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到2025年,珲乌高速将成为智慧公路,长春-桦甸-长白山通高速,敦化-长白山通高铁,全面形成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格局。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构建高品质交通网。一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集安-通化、东丰-双辽和吉林-机场、龙井-大蒲柴河等高速。二是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建成敦化-白河、沈阳-白河高铁,谋划四平-通化高铁。三是提升机场能力。迁建延吉、改扩建通化机场,谋划长春机场三期扩建。

  第二,做强做优普通国省干线网。一是优化区域公路网,新建长春-伊通一级公路,改造延吉-安图二级公路等项目。二是强化互联互通。建成珲春至长岭子等口岸公路,打通舒兰-九台-机场公路。

  第三,提升交通运输便利化水平。一是建设珲春、长白山、通化等综合客运枢纽,及通化内陆港、长春传化公路港等物流园区。二是依托珲乌高速,开展智慧公路建设。三是继续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同时,也考虑了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服务设施布局,扩大其覆盖范围,完善设施功能。

  总之,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让人民群众对美好交通运输的向往在吉林变为现实。

  谢谢大家!

  吉林电视台记者提问:协同联动的产业布局将会对地区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请问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在产业布局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吉林省工信厅厅长霍岩:推进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建设的核心在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培植产业生态。在产业布局方面,我们围绕落实“一核双廊八通道”空间布局,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长春创新发展核心区产业布局方面,依托长春市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与装备等先进制造业。

  在内廊协同区产业布局方面,持续提升农安、德惠、九台、双阳、伊通、公主岭等环长春内廊地区产业配套能力,积极承接核心区“腾笼换鸟”置换出来的先进产能,借势借力推动食品、医药健康、汽车及轨道客车零部件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外廊联动区产业布局方面,推进吉林、松原、四平、辽源、梅河口等节点城市科学精准定位,加快发展汽车、石化、医药健康、新材料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在八条核心辐射产业通道方面,发挥长春至松原市、长春至扶余县、长春至吉林市和蛟河市、长春至桦甸市、长春至辽源市和磐石市、长春至四平市、长春至双辽市、长春至长岭县等八条“通道”作用,切实将“一核、双廊”较强的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辐射传导到广大腹地。鼓励通道辐射范围内的重点开发区和重点镇挖掘自身潜在优势,培育壮大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建材、轻工等产业竞争优势,承接产业分工,实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总之,通过合理规划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汽车、石化、食品制造、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卫星及航空、精密仪器与装备、CMO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动能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扩大产业规模,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构建绿色现代工业体系。

  中新社记者提问:我注意到,在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仅有“双基地”是分别针对一个市域作出的决策部署。我想请问白城市李明伟市长,白城建设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有哪些独特优势?实施重点是什么?吸引战略投资的政策措施有哪些?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白城市市长李明伟:

  首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白城给予的极大关注和热情支持。下面,回答一下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白城建设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有三大优势:一是清洁能源富集优势。白城是全国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东北唯一的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风电、光伏规划装机容量超过2900万千瓦。现已并网装机475万千瓦,仅占规划的16%。二是电力资源富余优势。目前,白城满负荷发电可达200亿度,去年发电140亿度,就地消纳仅为48亿度,66%的电力被外送消纳。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优势。白城有6个省级开发区,是国家骨干通信网东北地区重要节点,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四通八达。基于这三大优势,发展以高技术支撑的高载能产业,从发电侧、用电侧两端同时发力,有利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能源输出为产品输出,实现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与经济深度融合。

  在实施重点上,我们结合白城实际,具化为“双谷、双基地”。一是建设吉林白城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千万千瓦风电、千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探索空中有风电、中间有光伏、地面有现代农业的“风光农”互补立体发展模式。二是建设中国北方氢谷。以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正在委托中国工程院等高端智库编制专项规划,加快构建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和氢能装备全链条产业集群,抢占未来能源领域的制高点。三是建设吉林白城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基地。依托现有的开发区、园区,建设绿色铸锻、新型材料、绿色化工、风电装备、光热材料、纺织皮革6大产业园,提升电力就地消纳能力。四是建设中国北方云谷。2014年,白城被工信部中国数据中心联盟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按照以联通北方云计算中心为主体,白城工业园区数据灾备基地、经开区数据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培育大数据企业和灾备企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双谷、双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推动氢能经济、数字经济加速崛起,培育成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的新动能、新增长极。

  关于政策措施,白城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规划城市、国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投融资方面,享有多重国家政策红利叠加的优势。为推动“双谷、双基地”,省、市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措施。这其中,尤为重要、尤为关键的是,综合运用技术、政策等手段,着力打造用电成本“洼地”。大致有5条路径:第一,白城作为全国唯一的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2013年以来,先后开展“风火联动”直供电、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第二,白城于2017年列入国家首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新引进高载能企业可以通过局域电力系统,灵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降低成本。第三,利用国家鼓励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的政策机遇,推动用电企业与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通过降低“过网费”和协议电价两种方式,从而降低用电成本。第四,通过集中利用全省的弃风电量等手段,使云计算用电成本达到0.4017元,这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最低的。第五,通过辅助调峰电价补贴、弃风电量、微电网、局域配电网、平价上网等综合施策,把制氢成本控制在每度电不高于0.3元。总之,我们将在项目投资、金融扶持、人才引进、技术支撑等方面,拿出一批富有含金量、吸引力的“干货”,打造最优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基地建设。

  真诚希望记者朋友继续关注白城的发展变化,共同见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的落地实施。

  谢谢大家!

  大公报记者提问:请问陈守君副厅长,双线规划设计的指导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什么?双线规划设计由哪些创新点以及重点实施哪些作为支撑点?

  吉林省文旅厅副厅长陈守君:

  一、规划设计的指导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路。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壮大冰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避暑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以“冰雪+避暑”双品牌驱动“双线优化”,坚持以“东、西双环线”激发板块结构性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以旅游风景道为发展重点、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载体、以服务为保障、以品牌为引领,坚持“点、线、面”联结,“区、块、带”链接的原则,建设运游顺畅、产品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东部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构建核心带动、节点支撑、多点呼应、区块链接、轴带联通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冰雪旅游强省、避暑休闲名省、新兴旅居大省,为全省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原则。发挥旅游业开放性、国际性特点和政府引导作用,探索建立旅游业引领的“多规合一”产业促进机制,加快推进“+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以点带面、开放联动原则。衔接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突出重点,优化沿线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以核心景区和节点城镇为依托,推动旅游特色化、品牌化、差别化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统筹协调原则。以创新为抓手,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科学组合旅游要素,统筹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线路组织和宣传促销等,丰富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水平,实现一体化发展。

  坚持注重保护、集约开发原则。把保护放在旅游发展的首位,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适度开发,促进旅游低碳化、绿色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省旅游业发展以壮大旅游产业规模,高质量发展为基调,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5%;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4.2亿人次,年均增长约12%。

  全省创建国家5A级景区5家,实现西部5A级景区“0”的突破,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家;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建设特色旅游小镇20个、避暑名城10个;建设滑雪场10座;增加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00家;森林避暑、滨水休闲、康体养生、研学及冰雪等新业态产品增加50处;4A级及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厕所全部达标;全省新增游客服务中心及咨询中心50处。

  二、规划设计由哪些创新点以及重点实施哪些作为支撑点

  (一)规划设计创新点。

  《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在思路、内容和措施主要有6方面创新:一是发展思路方面。首次归纳出“双线”是以交通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载体,以服务为保障,以品牌为引领;二是发展格局方面。首次提出构建核心带动、节点支撑、多点呼应、区块链接、轴带联通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三是发展路径方面。首次将坚持“点、线、面”联结,“区、块、带”链接作为路径;四是发展定位方面。首次确定生态空间与城镇空间要素二元支撑,发挥生态空间的游憩功能,城镇空间的服务支撑功能,游览在景区,服务在城镇;五是开发产品方向方面。突出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围绕人数变天数、平日变假日、淡季变旺季的思路谋划产品,推动高质量发展;六是规划效能方面。强化“全域旅游”前提下的“多规合一”,将规划的落地性作为第一要务。

  (二)重大项目支撑点。

  2018年,吉林旅游投资在社会上持续升温,除原有的万达、万科、鲁能等大企业跨行业进入外,由上海红星美凯龙投资的“梦吉林”、南京联创投资的北大壶瑞士滑雪度假小镇等重大项目纷纷签约落地。同时,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各地旅游资源特点,突出我省全域、全时段、全要素,谋划包装了31个重大旅游项目,作为我省重点储备及推进的旅游项目。到2025年,旅游项目落地受限条件得到有效破解,全省可落地文旅项目储备可达100个以上。2019年,积极顺应旅游投资“新领域、新动力、新产品”大变革,不断优化旅游投资环境,根据“双线”旅游资源特点,将重点推进实施九台庙香山度假区、长吉游客服务中心、北大壶滑雪场扩建、松花湖滑雪场开发、吉林漫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延吉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长白山雁鸣湖温泉度假村项目、长白山碱水河度假养生、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白山艾丽斯风情街、威尼斯水上乐园等项目,突出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避暑休闲、冰雪旅游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业品质,为吉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国际在线记者提问:《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突出把握了哪些关键点?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于化东:《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吉林省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的行动指南之一。《规划》制定时,突出把握了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是注重产业发展特征,明确建设总体目标。在全面总结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超过8%,把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把吉林省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北药基地的总目标,科学谋划了“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路径。

  二是注重区位优势,科学谋划区域布局。《规划》依据各地区的科技、产业、资源等优势和特色,高位统筹廊道内各节点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一廊、双核、多点集聚”的发展架构,详细规划了廊道内各节点地区的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双核”即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通化国家医药城。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打造成以创新为特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级的动力核心;通化国家医药城将打造成重点以医药制造业为特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级的制造核心。“多点集聚”即打造4个超百亿级集聚区。《规划》更加注重产业链条布局,更加注重“大品种、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聚区”的支撑作用,更加注重绿色生态。

  三是注重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规划》在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发展领域、功能定位、保障措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强调重点做强中药、生物药、化学药等“三大主导板块”,积极做大保健食品与特医食品、医疗器械与医用健康材料、制药设备与检测仪器、医药商业与流通、医疗与健康服务等“五大潜力板块”,更加注重医药健康领域的创新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四是注重开放共享,突出强调功能定位。《规划》突出廊道内节点区域共建共享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和亚太经济圈,把技术引进来,使产品走出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重强调了“创新引领、联动融合、特色发展、开放共享、设施保障、文化底蕴、绿色生态、民生福祉”八大功能,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和整体水平跃升。

  吉林日报记者提问:安主任,刚才有关单位和地区介绍了“一主、六双” 13个专项规划,勾勒了推动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振兴之路的宏伟蓝图,我们很振奋,相信社会各界都会高度关注。但把蓝图变现实,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请问安主任,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规划的落实。

  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对接了东北振兴战略和国家相关重大规划,是落实 “三个五”战略的细化,是统筹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的载体,是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引领。各专项规划将分别由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其实施路径和措施可能有所不同,但我认为都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规划衔接。一是从国家层面上,要注重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哈长城市群规划、长春—吉林—松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规划等国家规划的承接。二是从省级层面上,要加强与“十三五”规划、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规划、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规划、西部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衔接。三是注重“一主、六双”13个专项规划之间的协同。

  二、注重载体依托。一要打造承载产业和项目的发展平台,通过各类开发区、示范区、合作区、保税区等聚集产业、项目、政策,形成规划实施的支点。二要强化提升综合配套服务的功能平台,包括研发基地、工程中心、检验检测平台、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等。三要创办展示集中度的活动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博览会、洽谈会、交易会等活动,扩大影响,提升关注度,形成集聚效应。

  三、推动项目落位。规划的实施必须以项目来体现。一是抓项目谋划,依据规划功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政策优势,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二是抓项目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全方位对口合作和多层次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落地,实现共赢发展。三是抓项目建设,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土地、资金等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实施,促进投产达效。四是抓政策争取,积极上争衔接,将我省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进入国家盘子,争取资金政策支持。

  四、推进设施联通。规划实施必须设施先行。一是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构建高品质的铁路、公路、机场网络,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衔接。二是加强能源设施综合保障,建设便捷高效的能源运输网络,推进电力联通,统筹油气管网建设。三是加快通信设施升级改造,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争取率先布局建设5G等互联网设施,建立数据资源安全保障机制。

  五、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发挥科教大省优势,针对“一主、六双”产业规划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培养适用人才。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激励措施,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端人才。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开发人力资源,匹配不同产业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级技师、产业工人、专业人员队伍。

  六、加大政策扶持。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转型升级需要,对标国家政策导向,重点在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便利化、强化金融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要素保障、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政府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政策,形成推动发展的政策洼地。

  七、加强实施管理。为推动各项规划顺利实施,还需建立完善相应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统筹;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三是完善评估制度,定期督察、考核、评价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构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体系。

  张树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请各位媒体记者继续关注明天和后天召开的“两会”新闻发布会。谢谢大家的参与。

编辑: 李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