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网融媒看两会】微观察:全国两会上三条“通道”是怎么来的?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晓吉 282860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吉网融媒看两会】微观察:全国两会上三条“通道”是怎么来的?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晓吉 282860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吉网融媒看两会】微观察:全国两会上三条“通道”是怎么来的?

2019-03-03 09:2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大幕开启。大会前,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将举行,开幕会之后,首场部长通道将开启;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大会前,代表通道也将开启。

  它们也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这些“通道”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跟着中国吉林网一起来看看。

  围追堵截出来的“部长通道”

  “部长通道”,非官方说法,只存在于跑全国两会的记者口中。

  它的出现,很符合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现在,还有了百度词条。词条中,这样描述“‘部长通道’指的是人民大会堂北门一段铺着地毯约百米的通道。”

  作为跑全国两会的时政记者都知道,由于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并非都是代表或委员,但大会期间他们多列席主要会议。

  而列席人员要从大会堂北门入场,因此媒体记者通常会在人民大会堂的北门通道“围堵”部长。

  “那时,一个记者拦到部长,所有记者团团围住,部长在人群中难以脱身,有时衣服、头发都挤乱了。”有媒体记者回忆当年围堵部长时的场景。

  “围堵”也成了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词。

  来这里堵截部长采访的记者越来越多……2007年两会时,记者们差点把通道旁的大花瓶挤倒。

  这里的情况,引起全国人大新闻局的注意。

  2008年,大会新闻中心首次在红毯一侧设立秩序线,记者们被要求不能越线。

  2009年,通道旁设置了临时发布席,有话筒架和音响。

  2010年时,新闻组工作人员按照“推选加自荐”的原则,允许部分记者进入隔离线邀请部长回答提问。

  2013年,“部长通道”进行了升级换代。全国人大在北大厅设立了临时“部长发布台”,安放了音响,设置了方便摄影记者拍照的阶梯台。

  这一年,一位女记者因在人民大会堂一天内就拦下了10位部长,而获称“拦部姐”并走红网络。

  不过第二年,她就感叹自己“失业”了。

  2014年,大会新闻中心开始引导部长们走向发言台,主动接受采访。

  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曾就此表示,由记者代表拉部长的时期是一个过渡,他们最终希望把北大厅“部长通道”打造成这样一个品牌——能有越来越多的部长主动走到台前。

  2016年,中央电视台在北大厅“部长通道”开始设立直播机位,对部长们的答记者问进行同步直播。

  也是在这一年,“部长通道”不再只是跑会记者口口相传的名字了,它获得了认可。

  2017年,“部长通道”设置了二维码,大家可通过扫码关注公众号提出问题,也可将问题写在纸上递给工作人员,由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代为提问。

  有记者生动地描述,这回“提问不用靠吼,也省的大家乱嚷嚷听不清楚,有什么漏掉的我们喊出来补充就行,没那么着急了。”

  “今年(2018年)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办公后,国土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工信部、国务院侨办等部门就主动联系我们,愿意在‘部长通道’回答媒体的问题。”两会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在2018年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中国吉林网注意到,李克强总理曾就“部长通道”对部长们提出了硬要求。2017年1月18日,在专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今年的‘部长通道’一定要比去年搞得更好!”

  “成绩要讲透彻,问题要讲明白。话要堂堂正正讲出来。不能遇到事都闷着不讲话、不回应。”李克强说。

  中国吉林网也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之后,越来越多的部长不再怕媒体群访,而是愿意与媒体沟通,甚至是主动联系,从过去的“要我说”变成了“我要说”,从避而不答,到在通道上等着回答。

  亮出好声音的“代表委员通道”

  2018年的全国两会,首次创新开设了“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

  按照惯例,大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将从东门进入人民大会堂会场。在这条20多米长的通道上,代表委员们将回答中外记者们的问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之前,8时05分到8时45分的全国两会“黄金时段”,都是安排给国务院各部委主要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北门的“部长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的。

  2018年,给了亮相在“代表通道”上的代表们。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安排,五场“代表通道”分别在2018年3月5日上午、9日下午、11日下午、13日下午、20日上午举办,三场“委员通道”分别在2018年3月3日下午、10日下午、15日上午举办。

  据了解,走上通道的代表人选由媒体和代表团推荐,选取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大代表,同时充分结合热点话题,综合产生。

  据中国吉林网统计,去年共有45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五场“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他们分别来自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35个代表团中的34个代表团。其中,吉林代表团的张宝艳代表出现在第四场“代表通道”上。

  在“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与大家分享了“宝贝回家”的感人故事。

  “保护孩子,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面对镜头,她呼吁更多的爱心力量加入“宝贝回家”,帮助被拐的孩子早日踏上回家之路。

  此外,在“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采访的全国政协委员则共有33位,他们的界别囊括中国共产党界、特别邀请人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少数民族界、九三学社、社会科学界、特邀香港人士、体育界、文化艺术界、中国民主同盟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界、无党派人士界、医药卫生界、经济界、中华全国总工会界等,占到十三届全国政协34个界别的一半左右。

  中国吉林网注意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还产生一次互动回应。

  2018年3月13日上午,时任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部长通道”回应了3月11日刘蕾代表在“代表通道”上对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担忧。雒树刚说,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利用好,保护好的目的是使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些年文化部已经在积极组织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工作。

  “如果‘代表通道’能够成为一个代表声音释放的平台、代表与‘一府两院’交流互动的平台,那‘代表通道’的作用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和利用。”“代表通道”组织者如是表达他们的期许。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的评论文章认为,两会上的这些“通道”,不仅是一个临时的集中采访区域,更是民意和信息畅通的通道,让权威声音传得更远,让社会关切得到更及时回应。

  “会内会外,主动沟通彰显自信;会上会下,坦诚互动赢得赞赏。”新华社曾发表的评论文章称,“通道”像一个窗口,展示了中国民主新风,传递出满满的中国信心和正能量,为奋进新时代凝聚起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则认为,在三个“通道”里,传递出生动立体的中国声音,“让全社会更集中地认识和了解代表委员,也让全世界更客观立体地了解中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特派北京记者 王小野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编辑: 晓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