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奏响脱贫攻坚协奏曲 吉林民生路上足音铿锵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292940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牢记殷殷嘱托】奏响脱贫攻坚协奏曲 吉林民生路上足音铿锵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292940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牢记殷殷嘱托】奏响脱贫攻坚协奏曲 吉林民生路上足音铿锵

2019-07-30 10:3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耳。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

  4年来,吉林省对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战,将更多关爱投向困难群体,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吉林省立下愚公志,吹响了攻坚的号角。

  打开近几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画卷,在波澜壮阔的振兴图景中,有一抹温馨幸福的底色浓厚绵长,其上列陈着的是“一个也不能少”的精彩故事。

  图门经验精准发力 解决民生之最忧

  摊开中国地图,将视线移到吉林省东部,会找到一座与图们江同名的城市——图们市。

  图们市,一个人口12万、风景如画的口岸城市。境内的公路、铁路、航运三线均处在东北亚“金三角”地带,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座边境城市,在很长时间里,被贴上了“省级贫困县”的标签。全市共有贫困村2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85人。贫困,严重阻碍着图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消除贫困,吹响号角。

  几年来,图们市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住村恳谈”“凡提必扶”等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凝聚全市干部群众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

  通过不懈努力,各项指标任务全面达成。2019年4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告批准图们市全省首批脱贫摘帽,这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图们答卷”,更是脱贫摘帽的“图们经验”。

  走进图们市脱贫攻坚指挥室,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图们市脱贫攻坚作战图》;每个行政村按照脱贫攻坚难易程度被标成红、黄、绿三色,而且基础信息和指挥体系完整齐全,指挥机构及职能分工清晰展现,“作战图”的后方,一幅对联样式的标语格外抢眼,左联为确保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右联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横批则是凝心聚力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字里行间,都体现着图们市干部与群众对小康生活的向往。

  “这个会议室就是全市脱贫攻坚总指挥部,这张作战图是脱贫攻坚的总体战略部署和行动指南,也是所有扶贫干部向贫困‘亮剑’立下的‘军令状’。”图们市扶贫办副主任赵立强告诉中国吉林网,正是有了这些才确保图们脱贫攻坚工作高效推进,确保全面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什么是“图们经验”?说到底,是图们市率先推出的“住村恳谈”“凡提必扶”等举措。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获悉,图们在脱贫攻坚中,为确保省州工作要求在图们快速响应、落地生根,推出多项举措。建立各级微信群,开发“钉钉”手机软件图们专属工作平台,以进行驻村干部网络签到打卡、轨迹管理。同时,强化督查督导和结果运用。常态化开展督查督导,结果当日梳理汇总、网络反馈交办,各责任单位第一时间认领、不过夜办理。

  此外,突出作风转变。建立了“凡提必扶”选人用人机制,脱贫攻坚期间凡提拔干部必须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并提拔了扶贫一线干部61人,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突出“有错必责”,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图们市脱贫攻坚问责办法》;强化素质提升,研究制定《帮扶责任人十六项工作职责》,开展千人夜考扶贫业务大练兵活动,确保全员学业务、人人懂扶贫。

  “输血”变“造血” 补齐民生之最短

  火热的七月,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绿树成荫,在村头,几位村民相约一同赶往村里创业扶贫食用菌产业园区。

  “以前打工都得出村,现在家门口有了产业园,在家门口就上班了,这收入也增加了。”提起村里产业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变化,河北村村民们交口称赞。

  嘎呀河北岸的河北村,贫穷落后曾一度是它的代名词。

  而眼下这里,却是“老百姓钱包鼓,村里产业后劲足”。

  “河北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更少不了干部与村民的齐心协力。”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刘海涛,用这样的一句话带出河北村发展主线。

  “河北村在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31户48名贫困户,在图们市脱贫攻坚产业扶持背景下,村里发现脱贫的根本核心是在于产业发展。”刘海涛在接受中国吉林网专访时坦言,经石岘镇党委、政府在长期调研和充分的论证后,确立了以食用菌产业作为石岘镇扶贫主导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科学预判。

  “一个产业的确立,前期调研很关键。”在刘海涛看来,过去村里虽然有部分农户从事木耳种植产业,但多以家庭为单位,产品质量、产量均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差,实际付出劳动转化收入成效并不明显。

  正基于此,根据部分行政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贫困人口缺乏模范带动的实际情况,统筹整合扶贫资金,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运行,依托河北村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集中打造了创业扶贫食用菌基地,变粗放型农户种植为集约型基地管理,实行“资源集中配置、生产标准经营、产品统一销售”的模式,稳定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扶贫之路,有效辐射带动全镇食用菌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将“输血”扶贫资金谋划成“造血”产业项目,河北村为贫困对象脱贫提供了切实保障。

  “产业园区规模不小,从头到尾走完一公里,在村民心里这就是致富带。”刘海涛说,一路走来,河北村创业扶贫食用菌基地实现了产业带动、劳务增收、劳动力回引等多重目标,促进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基地有大棚52栋,2018年这个园区产值达到700多万元,产生的扶贫收益资金是40多万元。通过产业带动扶贫,河北村贫困户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1777元。产业所产生的收益近4000元,从根本上保证了贫困户的脱贫,也确保了脱贫不返贫。

  内生动力“增强” 拓宽民生之径

  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朝鲜族建筑风格门牌楼格外吸睛,村中环望,村北侧山上的登山木栈道和山中凉亭颇为秀美,木屋建筑旅游服务中心开门迎客,青瓦白墙的朝鲜族民居整齐划一。

  短短几年,水南村旧貌换新颜,内生动力“增强”,让这里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2000年以前,整个村子都是泥草房,下点雨积点水都进不来人,现在村里还保留了一座老房子供游客参观。”

  水南村党支部书记罗哲龙在采访中提到了过去的水南村,“以前,水南村是一个人口年龄结构‘老’,村民思想观念‘旧’的村庄,经济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单纯‘靠天吃饭’,村民生活艰苦,增收致富困难,村集体收益差,村内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恶劣。”罗哲龙告诉中国吉林网,水南村是省级贫困村,在2016年之前,村民平均年收入不到2500块钱,农民生活困难,入不敷出,当时百姓都觉得这里没希望了。

  人居环境不佳自然引才难,村容村貌差必定阻碍发展。

  “自脱贫攻坚以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变了样。”罗哲龙介绍,村里实施了饮水工程、公路水泥堤防公路工程、水田灌溉明函渠道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民生工程项目;全村完成“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改造率达100%;建成民俗展览馆、特色村寨、研学基地等一批农村民俗特色旅游设施。

  水南村各项基础设施提升,荣誉也纷至而来。该村相继获得了“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全州十佳魅力乡村”“吉林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全省文明村”,2016年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要脱贫,更要致富!”

  这几年,水南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建设了食用菌基地、君子兰种植基地等扶贫项目,村集体经济由当初的几万元,现在已经增长到20多万元,扶贫收益达到50余万元。

  行稳致远,点亮闪耀发展航标

  4年来,吉林省在攻坚实践中,形成了四梁八柱的脱贫攻坚推进体系。

  目前,吉林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已宣布摘帽3个;贫困村从2015年末的1489个减少到2018年末的223个;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末的700739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7.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末的4.9%下降至2018年末的0.5%。2019年,全省计划减贫6万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

  4年来,吉林省形成了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支持包保的生动局面。

  省直单位和党员干部实施重点包保,按照“挑最重的任务担、选最贫的对象帮”原则,负责包保201个贫困村、29903个贫困户。县直单位和党员干部实施兜底包保,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户”原则,在省、市两级包保基础上,确定县一级的包保任务。通过三级包保,确保对全省1489个贫困村和43万个贫困户包保全覆盖。

  4年来,吉林省做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形成了大帮扶的生动局面。

  按照中央部署,有7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我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中央单位派驻精兵强将,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帮助定点扶贫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7家单位到定点县考察624人次,选派挂职干部35人,投入资金及协调贷款超过44.6亿元,引进项目76个,引资超过18.6亿元,劳务输出就业132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00多万元。

  4年来,吉林省做实社会扶贫平台,形成了大参与的生动局面。

  目前吉林省累计注册爱心人士约77.5万人,累计贫困户约26.1万人,注册比例接近3:1。物品对接成功率为89.6%,资金对接成功率为88.5%。全省1303家民营企业参与帮扶1045个贫困村,民营企业总计投入资金5.17多亿元,惠及贫困人口8.5万余人次。

  做好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吉林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雷云峰告诉中国吉林网:“我省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支持力度。”

  截至6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16万人,完成年计划60.4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31万人,完成年计划52.5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4万人,完成年计划54.8%。

  兜底线、织密网、促发展、可持续,在社会保障方面,吉林省近年来成绩斐然。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处长王传真介绍,近3年来,吉林省享受社会保险补贴99.8万人次,累计发放社保补贴资金44.7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60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应发尽发;截至2018年底,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8.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12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84.3万人。基金收支余状况基本运行平稳,支撑能力得到逐步改善。

  王传真说,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从今年5月1日起,我省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6%。经初步测算,各项降费政策叠加实施后,养老保险企业和个人参保人员减负69亿元左右,失业保险全年减负10亿元,工伤保险全年减负4.2亿元。

  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牢记殷殷嘱托,2700万吉林人民如今正步履铿锵,携手前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王涛/图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