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村民眼里的“贴心人”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王韬 293237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汪海:村民眼里的“贴心人”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王韬 293237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专栏—— 奉献系列:

汪海:村民眼里的“贴心人”

2019-08-01 12:45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汪书记,上次您给我的降压药特别管用。”

  “汪书记,我儿子想去市里的保险公司上班,您帮我琢磨琢磨,靠谱不。”……

  回到家乡这片热土,汪海浑身充满了干劲,可当面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124人的脱贫重担,他经常夜不能寐,时常思索如何能给党和政府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如何对得起黎明村乡亲们期望的眼神。

到田间地头查看农业种植情况.JPG

  责任重大,使命在肩。驻村后,汪海通过走访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等形式熟悉村情,并具体了解每一个贫困人员的具体需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他知道,要想迅速打开脱贫攻坚工作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创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经过一番谋划设计,汪海在村里建起了学习活动场所和阵地,从“志智双扶”的角度出发,组织力量为村民和贫困户“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有时他自己走向讲台,用通俗的解读、务实的讨论帮助农民启智、解渴。

  把全村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调落实扶贫产业项目,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怎样才能做好帮扶工作?怎样才能让村民脱贫走上致富路?这些是汪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找到开展扶贫工作的思路,汪海先后实地考察多个扶贫项目,翻阅了大量资料,从大面积蔬菜种植、林果种植到乌龟、野猪、黑山羊等特色养殖,把每个有可能在黎明村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都进行了调研和总结。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进一步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黎明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2017年,汪海协调派出单位出资700万投资建设了青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区镇党委围绕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黎明村一跃成为白城地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点。园区每年为村集体贡献100万元的收益,获得的收益除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外,还为全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兜底分红,帮扶贫困人口124人。2017年末,为贫困户分红4.45万元,保障贫困户收入达到脱贫标准。

深入了解贫困户情况.jpg

  早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是汪海心里放不下的一项重要任务。他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建设资金,截至2018年底,共修建“村村通”水泥公路9.4公里,顺利完成6个社砂石路改造;配合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及粉刷围墙6880延长米,老旧围墙抹灰及粉刷2000余延长米,铺设彩砖甬道5000余平米;全村栽植美化绿化树木740余棵。

  坚守是为了更高的追求,汪海的梦想不仅仅是黎明村真真正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他希望把黎明村建设成为一个旅游休闲观光乡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他积极主动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攻坚战役,亲自带着驻村工作队从一社干到六社,从村东头干到村西头,让洁净延伸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黎明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质的飞跃。

  如今走进黎明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亮丽的文化墙、干净的庭院……村民充满感激地说:“汪书记来的这两年,我们村变了大模样了!”

  驻村期间,汪海回家的次数是少之又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面对母亲电话里的牵肠挂肚、面对妻子独自扛起家庭重任的辛苦、面对孩子渴望父亲陪伴的心愿,朴实的汪海总是憨憨一笑说:“这就是我的工作嘛!”

为贫困户发放新年慰问品.JPG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

  扎根黎明村,情洒贫困户,汪海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着父老乡亲开创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志明

编辑: 王韬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