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敬余:用真情回报父老乡亲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超 293334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付敬余:用真情回报父老乡亲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超 293334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专栏——奉献系列

付敬余:用真情回报父老乡亲

2019-08-05 13:26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指标,只要乡村脱贫有需要、组织有召唤,我便要回报农村的父老乡亲。”

       他叫付敬余,2016年3月,被选派到东辽县辽河源镇公平朝鲜族村担任“第一书记”。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我们的精气神也足了,心都敞亮了。这都是俺们村付书记的功劳!”提起第一书记付敬余,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01-写驻村工作日志.jpg

  “虽然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但只要把功夫下足,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2016年3月,满怀着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东辽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副主任付敬余来到公平朝鲜族村,开启“第一书记”生涯。

  公平村一直是东辽县重点扶贫村,这里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村里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基础设施处于缺路、缺电、缺资金的状况。短短两周的时间里,付敬余一边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情况,一边走访贫困户,熟悉环境,融入工作,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付书记经常和我们聊家常,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瞒不过他。”村民们说,村里哪家有困难、有矛盾,哪里就有付敬余的身影。贫困户李景贵患有心脏病,没钱看病,一个人孤苦伶仃没人照顾。付敬余了解情况后,协调县民政局帮助他办理了大病救助,又协调县医院给他办了住院手续,让他安心看病。贫困户郑少臣家窗户漏风,冬天刮风屋里特别冷,付敬余自己掏钱买塑料布帮助他解决了问题。

  经过走访,付敬余发现村里党员老龄化比较严重,有的党员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有的党员只顾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帮扶带动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他在自己的驻村工作日志里这样写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斩除‘穷根’、走上致富路的根本保证。”

02-在扶贫车间进行产品质量检查和指导.jpg

  针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强的问题,付敬余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党的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为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他认真备课,用耳熟能详的“土话”为全村党员上党课。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定期组织党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救济活动,落实每名党员帮带两户贫困户责任,并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如何使这个村子从贫穷到富裕,跟上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一直是付敬余心中所思。他认为,靠有限的土地解决村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打开新的致富道路。经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反复磋商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要从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入手,以农民增收脱贫为目标,采取投资办厂、外出务工等形式,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劳动力潜能,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他白天奔波于各地谈项目拉投资,晚上与村干部一起熬夜设计规划,从厂地建设、技术支持,到质量把关、产品销售进行一一论证。

  经过不懈努力,东辽县富友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终于落户公平朝鲜族村。公司建设厂房2000平方米,购置设备80余台,解决村民就业100余人,当年投产盈利10万元。运行3年来,共盈利47万元,其中每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7万余元。

03-查看贫困户危房改造情况.jpg

  2017年,公平朝鲜族村在全市率先脱贫出列。今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760元。付敬余还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宣传土地流转的利好优势,注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动员村民集中土地,同时以高于市场50%的价格将全村3000余亩耕地流转给农业种植龙头企业,人均年收入增收达到1万余元。

  现在,得到“甜头”的公平朝鲜族村已有98%的农户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村民王忠香家中3口人,由于土地少、没有技术,每年仅能靠卖粮食收入5800余元,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所需。通过土地流转,她将土地租给种粮大户种植,自己还在村里工厂打工,每年能收入3.5万余元。她感慨地说:“村里办了工厂,我们不用在外面奔波打工,在家里就能挣到钱,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如今,村里有50多户村民新建了100平方米以上的新房,100多户购置了轿车,120多户购置了新电视、冰箱等家电。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志明

编辑: 李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