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的“70个新中国第一”】全国首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在吉林!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鞠华军 293489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吉林的“70个新中国第一”】全国首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在吉林!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鞠华军 293489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吉林的“70个新中国第一”】全国首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在吉林!

2019-08-07 20:23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958年夏天,60年未遇的干旱考验着吉林大地。

  由于干旱,丰满水电站的库容影响到发电,东北电网的供电形势十分严峻,也严重威胁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生产。

  1958年7月18日,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简称“省人委”)及吉林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发布紧急指示,动员全民抗旱。

  吉林省气象台预报组长董洪年、预报员穆家修在《科学画报》和《参考消息》都看到一则消息,国外搞人工增雨解决旱情的事。

  于是,他俩大胆地提出设想,效仿国外,用人工影响天气的办法战胜干旱。

  虽然,当时在全国还没有过类似的操作,但向单位汇报后,省气象局认为建议很好,立即向省委、省人委做了专题报告,很快得到省领导的批准。

  人工增雨需要飞机,可这飞机到哪里去找呢?

  当时,在吉林省还没有民用飞机,只能抱希望于军用飞机。和省里沟通后,终于有部门愿意帮助协调人工增雨用的飞机。后来,在省委工业部协调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长某航空学校可提供一架飞机支援人工增雨。

  这架飞机属于轰炸机,但它没有可以播撒催化剂的部位。通过研究,大家发现,飞机腹部正好有两个弹仓,是用来发射炮弹的,要是能改装,正好可以变成播撒器。于是,部队的修理厂忙活一个星期,终于在飞机上安装盛催化剂的容器,通过发射弹仓的通道正好可以播撒催化剂。

  就这样,吉林省首架人工增雨飞机诞生了。

  人工增雨的飞机有了,可增雨用的催化剂又到哪儿弄去呢?

  报纸上说,国外人工增雨是通过飞机播撒干冰,但干冰哪儿有呢?

  了解到的情况是,整个长春市都没有。

  于是,省气象局又向中央气象局“取经”。

  几经周折,中央气象局说,据他们了解,氯化钠也可以代替。

  为此,采购回来200公斤大粒盐。

  又经过多方联系,200公斤大粒盐全部被磨碎了。

  碎到什么程度?

  碎到只有微米大小,相当于毫米的千分之一。

  飞机、催化剂都有了,等待的就是适合的天气了。

  根据省气象台天气预报,7月21日吉林省将有一次弱降水天气过程影响吉林中部地区。于是,省气象局和提供人工增雨飞机的部队协商决定,就利用这次时机进行首次人工增雨试验。

  21日15时20分,带着紧张与兴奋,由驻长某航空学校检查室主任周正驾驶的经改装的苏制“杜-2”轻型轰炸机,携载200多公斤“大粒盐”从大房身机场起飞,沿长春-桦甸一线进行人工增雨试验。

  一次试验成功,并未使吉林大地完全“解渴”。

  7月下旬,吉林省旱情持续发展,丰满水电站严重告急,急需人工增雨来抗旱救灾。

  总结第一次试验效果及查证有关资料后,大家发现使用氯化钠作为人工增雨的催化剂有腐蚀作用,得抓紧寻找干冰和碘化银作为催化剂。由于吉林化工公司可以生产干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转移到了吉林市空军某部。

  1958年8月8日下午,吉林蛟河出现层积云和高积云,吉林省成功地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此次降雨范围长约20公里、宽10公里,据当地水文站报告,此次降雨量有16毫米。

  就这样,先后20次人工增雨,减轻了吉林市郊区和永吉、蛟河、桦甸、舒兰的旱情,也给丰满水库解了“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小野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