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坚定了乡亲们同步奔上全面小康路的信心;他用自己的奔波,擦亮了乡亲们渴盼美好生活的目光......
他就是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第一书记李新功。
2016年3月,春寒料峭,李新功告别年事已高的父亲、患有哮喘病的妻子、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距离他家185公里的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每周正常往返两次就是740公里,420分钟的车程,但他没有一句怨言。
他用脚丈量了永生村里每一寸土地,用心叩开了村里每一位贫困户家门,把自己的汗水、足迹洒遍了村屯的每一个角落,慢慢地把党的温暖“驻”进了村民的心窝,忙碌的驻村工作让他分散了对家里的牵挂,带领永生村的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念在心里也渐渐的生了根发了芽。
永生村村民收入原来主要是依靠传统作物“大苞米”,为了扭转现状,50多岁的李新功变成了“小学生”,他学习种植知识、主动“走出去”寻找致富良机,绞尽脑汁想找到一个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新功遇到了一个榆树市环城乡的“小能人”,叫王春影,他一直栽培和种植苦菇娘,有成型的经验、效益收入都很可观。李新功为了增加百姓收入,主动上门向王春影请教,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多方实地论证,他觉得苦菇娘这个项目“靠谱”,主要是低洼易涝地或玉米低产田可以改成适合苦菇娘生长的条田,而且它拥有一经种植永远不用再种的特点,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在农村有句俗话:说一千,道一万,见到收入最关键。到年底,一算账,这苦菇娘可比“大苞米”值钱多了,一公顷苦菇娘,仅卖果收入就比“大苞米”高出四倍。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他又联合王春影围绕苦菇娘开发了一些系列产品,比如菇娘茶、菇娘酒。
李新功并没有止步,他意识到,特色产业有了,才能实现脱贫不返贫。他把自己当做永生村的一名普通的村民,到村上各家各户“串门儿”拉家常,详细记录村民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精准扶贫找准方向、确定对策。
经过近两年的驻村时间,他结合村上的产业优势,先后引进了4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相继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鲜食玉米合作社、红菇娘种植合作社等多个农村合作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融合模式,先后开发出肉类、酒类、豆制品类、蛋类、果蔬类等5大类20多个品种的农副产品,并注册了虹伊菇娘、路陆雪、西马兴旺等品牌商标,其中,培育的红菇娘产业项目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胜奖,产品被推选入京参展,切实增强了永生村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销售渠道,逐渐成了“网红书记”
自省市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以来,他带领群众参加各类大型展会20余场,借助媒体、自媒体、新媒体客户端及微信朋友圈推销产品,为他推销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李新功及全村人的努力下,永生村农产品的品牌度不断攀升,产品销往全国19个省市和地区,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突破300万元。2018年,被吉林省商务厅评定为“电商村”。
他作为第一书记,尽心尽力为扶贫产品代言,他把勤劳致富的精神植入贫困户心坎上,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脱贫奔小康的决心,也让贫困户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在群众中树立的威望。
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了党旗的照耀,有了党支部的带动,有了党员的引领,脱贫攻坚战才有了真正的胜算!党员队伍真正发挥作用了,村里才是有了一支永远不走“驻村工作队”。
他带头组建了永生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与15户“五保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积极联系各级慈善机构和社会爱心组织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逢年过节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累计达15万元,形成了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夯实党员队伍建设,李新功以争创“五好支部”、争做合格党员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党员活动日”活动,把为村民服务作为核心,结合扶贫攻坚、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等内容,全力推动了活动开展。
如今,永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不足5万元达到了25万元的水平,贫困发生率低于1.2%。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2000元,永生村正向小康社会稳步迈进。几年来,李新功先后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直机关优秀公务员、全市优秀第一书记,长春市十三届党代表。
李新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把自己种在了永生村,就是想和乡亲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幸福永生的美好梦想。”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