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包括“吉林一号”高分03A星在内的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
“吉林一号”高分03A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6月6日开始,卫星陆续传回首批影像。
它,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光学遥感卫星,是“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第13颗卫星。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
这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这是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创造了自主研发卫星的新纪录;这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卫星,创造性地将载荷与平台融为一体,做到“星即是载,载亦是星”;这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实现了发达国家航天界几十年的跨越;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一箭搭载发射多颗卫星都是由一家单位研制,填补了我国“一箭多星”同出一家的空白。
至此,也拉开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大幕。
值得关注的是,“吉林一号”高分03A星充分继承了“吉林一号”卫星成熟单机以及技术基础,通过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高度集成电子学系统、高分辨率/超轻量化/低成本相机等创新技术,在572千米轨道高度下,实现了整星分辨率优于1.1米、幅宽优于18千米的技术指标,重量低于40公斤,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的特点。
据介绍,技术团队用10个月时间,将第二代重达280公斤的卫星降到40公斤,使卫星制造成本降了几倍,为“吉林一号”星座未来快速组网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从卫星体积到卫星重量,从卫星成本到卫星成像效果,长光卫星总体上已经走在国内甚至国际前列。
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吉林一号”卫星的性能指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重量及成本已有了数量级程度的降低,这使得长光卫星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加速了星座建设的步伐。
长光卫星坚持基础性研究与工程化开发相结合的战略,目前,共有6类卫星在研,在研卫星的技术指标及功能模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10月13日,由长光卫星投资建设的航天信息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具备年产30颗卫星和200架无人机的能力,长光卫星依托“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并逐步形成了以卫星及无人机研发、生产到遥感信息加工、应用的产业集群。
目前,长光卫星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员工总数42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占80%,本硕均毕业于985院校人员占75%。
按规划:第一阶段,在2020年前完成60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组网等;第二阶段,计划到2030年前建成由138颗卫星组成的“吉林一号”星座等。
未来,长光卫星将以“用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产品服务全球70亿人”为使命,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遥感信息平台,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为目标,谱写中国商业遥感卫星事业的辉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