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医护手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曲丽莹:我们是中日联谊医院的“疫”路平安小组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徐慧 307244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驰援武汉医护手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曲丽莹:我们是中日联谊医院的“疫”路平安小组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徐慧 307244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驰援武汉医护手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曲丽莹:我们是中日联谊医院的“疫”路平安小组

2020-03-01 12:39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时光飞逝,转眼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来武汉已经22天了,每天穿梭于酒店与医院之间,我们已渐渐熟悉了这座城市及我们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院区。

  2月7日凌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集结完毕,这支队伍拥有130人,分别来自全院20多个科室,大家有的相互熟知有的从未谋面,当天晚上我们乘专机到达武汉。简单的休整后,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及防护知识的培训。随后就进入病区开始工作。

blob.png

  我们小组有8名成员,作为组长我第一时间组建了我们的小群,了解大家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各自的业务能力进行分组。因为我们分别来自7个不同的科室,彼此都不熟悉,我心里一直猜测组里的小伙伴都是什么性格呢,会不会有那么一支特立独行的玫瑰呢?很快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家很快地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虽然彼此不熟悉,虽然对环境、工作流程很陌生,虽然面对的是我们从没接触过的传染病,但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些而退缩,大家都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积极主动地照顾每一位患者。

  周鑫,来自骨科,是我们的大管家,负责物品交接、所有的医嘱打印、药品交接及发放。面对完全陌生的微机系统,鑫鑫认认真真地和同济的老师学习,笔记记了满满的几页纸。由于同济的老师只能协助我们几天,鑫鑫把笔记拍了照片说回去还要好好研究。

  张潇月,来自手术室,是90后美小护,对待患者特别的温柔而且谦虚好学。由于我们病区的患者年龄偏大,测体温时她怕这些爷爷奶奶因夹不住体温计而出现结果偏差,每次测完体温都会再用手贴到患者的头部来感受他们是否发烧。由于是手术室护士她并不熟悉病房的一些操作,比如雾化吸入,她会主动找到我说组长我还不会做我想学一下,尽管我们都知道雾化吸入时会大大增加护士被感染的机会。

  邹婧远,来自胃肠外科,是我们的才女,不仅写得一手好诗还深受患者喜爱。37床的大娘不想输液,婧远对大娘说:“大娘我们大老远来这里就是为了让你们尽快好起来,你不配合治疗病怎么能好,那我们抛家舍业的不就白来了吗?”一句话把大娘说动,乖乖地听从我们安排。

  恒清秀,来自耳鼻喉科,是我们A组的组长,平时不爱说话,但做起工作来特别认真。21床的大爷,因为有脑血栓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每次喂营养液时大爷也是很不配合,清秀会很耐心地劝说大爷,并多次帮助大爷进食以保证大爷每日的营养摄入。

  连雯雯,来自骨科,进入疗区就会全情投入工作中,不停地穿梭于各各病房。李彩莲,来自心内科,各项技术操作都特别过硬。韩晓雨,来自内分泌科,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

blob.png

  我不停地被大家的付出感动着,心喜于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疗区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有好几位患者快要出院了。

  我们本不相识,被这场突如起来的疫情连接在一起,由最初需要看隔离衣上的名字才能分辨对方,到现在只需要看站立或走路的方式就能认出你我。我们给我们这支小分队起名叫“疫路平安”,祝愿我们所有的患者和一线的战士都能战胜病毒早日平安回家。

  站在窗前看着这座庞大而宁静的城市,想像着它往日的繁华与喧嚣,愿疫情早日结束,还你本来面目。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中日联谊医院的白衣战士们加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墨 整理

编辑: 徐慧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