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林网拾光映像工作室出品
《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从发布施行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网络安全法》到底是什么?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用法律保障5G背景下的网络安全呢?
对此,中国吉林网独家连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陈欣新,专家也给出了“硬核”解答。
陈欣新主任介绍,制定《网络安全法》,主要是应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使用网络的逐渐普及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讲,全社会从网络应用当中获得了很大益处;另一方面,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也逐渐地暴露出来,过去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是在前网络社会里,针对信息安全,比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网络空间存在很多的缺陷,也比较松散,在这种情况之下,《网络安全法》应运而生。
《网络安全法》在维护网络安全和维护网络空间中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还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当中的一部综合性法律,从结构上分为七章,涵盖立法目的和法律适用范围,以及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网络运营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内容。
《网络安全法》施行近三年来,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其原因何在?
陈主任表示,《网络安全法》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在维护网络安全领域当中一项综合性法律,它的主要责任是负责从法律上涵盖国家维护网络安全所有的领域,为所有领域提供相应的法律规范授权。
“实际上网络安全涉及到的内容非常的庞杂,不可能在一部法律当中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涵盖,所以《网络安全法》实际上就授权国务院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同时授权与网络安全有关的主管部门在职权范围之内去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以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他说。
这样做既在整体上有法律规范的覆盖面,同时又在具体的执行中去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和细节需要。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技术的表现形式也与时俱进。在这种情况之下,过去具体的一些法律规定,更多的是技术的表现形态,以及技术形态所带来的具体行为特征。新形态下产生新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社会的特征日益明显,全社会使用网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深度越来越深化。
陈主任说,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安全也受到很多的挑战。
需要不断地去增加相应的法律规范。网络社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与网下社会的国界清晰不同,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整体,怎样适应网络无边界的特征和在网络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需要适当地调整立法技术和执法特征。
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法律问题也一直是备受关注,如何用法律保障5G背景下的网络安全呢?
陈主任表示,5G让万物互联起来,让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边界不断地融合、消失。网络安全不仅仅会涉及到国家安全、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个人安全等方面,还会渗透到其他领域的当中。
大数据的协同,可以获取到实施威胁的情报和实现风险的解决,以及对事中监管和事中违法行为的处置。既要运用法律规范,同时也要运用技术手段,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同样要用法律来保障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