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则天下安。抓基层社会多元治理的过程中,既要讲法治,也要讲德治。
如何围绕并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长春市宽城区给出了“样板”。
“志愿服务”激活居民自治“细胞”
长春市宽城区宣传部副部长商西雨表示,宽城区一直在竭力抓好教育、示范、引领工作,坚持以德化人,同时以行为引领涵养社会德治。
“‘红马甲’志愿服务是宽城区的一张文化品牌。目前已有306支志愿服务团队、37000名注册志愿者,他们分布在宽城区的各个街道,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文明交通、美好家园、 文明养成、百姓民生等方面,助力基层治理。”商西雨说。
在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商西雨副部长的话得到了印证。
长山花园社区辖区面积0.7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近7000人,其中党员168名。多年来,社区党委通过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将曾经的老旧小区,改变为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和谐幸福的“花园式”社区。
在长山花园社区记者看到,刚刚上班,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办公,一旁来自社区的居民也在这里开始练起了舞蹈,社区内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在接受中国吉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做社区服务工作,首先要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体现尤为突出的是志愿服务。
“我们宽城区一直以来以‘红马甲’志愿服务为龙头,带领我们的党员、居民、群众以及机关干部,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为社区的居民提供精细化的服务,让居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党委领导、居民自治的温度,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怀。”她说。
长山花园社区居民李井学今年73岁,他是“红马甲”志愿服务中的一员,他与老伴帮扶的对象是同住一栋楼5楼的居民王仁华。李井学老人介绍,帮扶对象比自己小5岁,但是由于她早年丧偶,中年丧子,晚年又患上了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一个人独居无人照顾。
“我和老伴每天都会早晚到她们家去看一看她的情况,有时候家里的物件坏了,我也帮着维修,有时候我和老伴还给她做点她想吃的饭菜。”李井学说,看到很多党员和群众都积极冲锋在前,作为老党员也义不容辞。
“一条路、两双鞋、三方满意”的故事传遍街头巷尾
欣园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基础保障设施薄弱,征拆棚户区多,人口流动性大,城市管理面临诸多难题。
近年来,欣园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有序引导各方参与,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构建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欣园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居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这里引进了吉林省第一书记驻村协会、阿里云、桔子姐姐工作室等社会资源近30余家,还开展网红培训、心理减压、茶道、烘焙等各类培训课程及亲子活动,据了解,到目前已经累计吸引辖区居民3000余人次。
如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欣园街道用实际行动,在党建引领下,实践探索走出了独特的“三+”模式。
欣园街道党委书记赵耕介绍,“三+”模式主要是指“常态+群众”“精准+细致”“整治+服务”,目前,该模式已经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印证。
赵书记还列举了发生在前阶段的实践例子。他说:“我们辖区唯一一所学校星恒实验校,原来校门前的道路全是土路,真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全校师生都要准备两双鞋,教师队伍也不稳定,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不满意,反映十分强烈。”
最后,街道和五星村实地踏查后,筹措资金,修建了一条750米的水泥临时路,得到了三方称赞,也为学校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这件事解决后,“一条路、两双鞋、三方满意”的佳话便在欣园街道口口相传,也获得了居民的信服和点赞。
“国旗奶奶”的旗帜引领小区居民前行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
小区治理关乎百姓生活质量,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柳影街道富丰家园小区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居民共建,五位一体”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富丰家园小区属于棚户区改造项目,2010年6月回迁入住,从入住时面对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重重的状态到现在的居民楼道干净整洁,人行步道绿树成荫,车辆出入规范有序,健身广场人头攒动……
这一切的转变,要从小区中央的五星红旗和一位有组织情怀的老党员说起。
老党员名叫张秀英,是该小区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她坚信,只有党组织的力量才能凝聚起涣散的人心,只有党组织的号召才能团结人们建好家园。
“我和老伴在富丰小区的广场上立起来了一个自制的木制旗杆,从2012年1月的一个周一的早晨,举行了第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从此每周一早晨,小区的广场上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张秀英说。
这样的升旗仪式8年时间从未间断。
张秀英也讲述了三代旗杆的变化和由来,她说,从2015年8月,老两口联合其他几位老党员自掏腰包出资建立起第二代8米高的铁制旗杆,升旗队伍也扩大到5人。2018年10月,富丰家园小区广场上举行了第288次升旗仪式,在柳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和驻街企业的帮助下立起了第三代不锈钢自动升降旗杆。
“退休不退党,每一次升旗仪式都是一次党性国情的教育,都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正是因为这样的日积月累,才让群众被这浓厚的信仰力量所感染。”她说。
在张秀英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和普通群众开始关注小区面貌,自觉加入到小区建设管理中来。
“红帆领航”点燃多元共治“火焰”
基层社会治理不是孤岛,也需要众人划桨、合力推进。
近年来,宽城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多方资源,合力化解民生“急、难、愁、盼”,点燃了社区多元共治的星星之火。
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友谊花园小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小区成立了由居民党员和物业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形成物业、业主、律师、民警等多方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小区内发生的各类问题。
走进小区,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在小区中心处的“红色议事亭”,记者看到居民们正在这里商议着昨天发生的事情。
议事亭既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居民们也可以在绿草如茵下,论时政、话家常、议小事,减少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增强社区和谐氛围。
据了解,该小区是长期弃管小区,在“红色业委会”的组织下,目前已经实施“自助物业”,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三长”为骨干力量,带动小区业主实施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的“一心三长四治”新模式。
友谊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胡殿才介绍,小区在这次疫情期间的凝聚力全面展现了出来,在年初,“红色业委会”成员坚持奋战在一线,防控政策宣传、人口信息摸排、门禁卡位值守、隔离管控巡逻,每一项工作中都有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小区成立自治委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成员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我作为支部书记,又是楼栋长,肯定要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年初时女儿看到我和老伴每天都在小区里战严寒、斗疫情,非常心疼,但是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啊。”胡殿才铿锵有力地说。
不仅胡殿才如此,团队中甚至有的人挂着“导尿管”还依然坚守在一线,从未退缩,小区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红色业委会”被居民接受了。
目前,友谊花园小区内已经形成了“广泛提议、人人参与”的共治氛围,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邻里情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文字 张秋磊/摄影 赵叶洋/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