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消除国考劣五类水体背后 吉林省这样让水环境实现“长制久清”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24743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全面消除国考劣五类水体背后 吉林省这样让水环境实现“长制久清”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24743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全面消除国考劣五类水体背后 吉林省这样让水环境实现“长制久清”

2020-10-28 15:1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0月27日,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1-9月,我省水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全省重点流域48个国家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77.1%,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4.6个百分点;劣五类断面全面清零,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低于国家考核目标4.2个百分点;全省17个国家重点监控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于国家考核要求。

  吉林省如何打好“碧水”保卫战,让全省水环境实现“长制久清”?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补齐短板 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

  据了解,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按照《吉林省重点流域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全省5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确定的城镇生活、工业污染、畜禽粪污、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等6方面22项具体任务扎实推进。总计588个治理工程项目,目前已开工584个,开工率99.32%,完工485个,完成率82.48%。

  辽源市污水处理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城乡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等影响地表水质量的“痼疾”,为消除劣五类水体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记者了解到,随着松原市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全省73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将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全省35个省级以下工业集聚区有30个建成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此外,我省7904个行政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占比84.6%,“脏、乱、差”面貌得到改善,扮靓了美丽乡村。

  如今,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辽河流域的辽源、四平、公主岭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河道两岸实施土地流转,昔日河岸边的玉米地变成了今日郁郁葱葱的植被保护带。地处长白山余脉的辽源市因地制宜,在辽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启动百万亩造林工程,既打造东辽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又促进梅花鹿、柞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走上了绿色发展的轨道。查干湖南北景区两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建成生态隔离保护带、生态围塘等16个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还湿585.2公顷……

  精细监管 强化重点领域水质管控

  治污工程项目建设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精细、常态化的环境监管则是进一步提升水质、确保稳定达标的关键。

  日益完善的五级“河(湖)长制”体系,构建起全省水环境日常管理的严密网络。

  始终保持对水环境监管的常态化高压态势,不断加大督察、执法检查力度。今年4月以来先后压茬组织实施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强化监督、重点帮扶专项行动,决胜2020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等多项有力的执法检查行动,聚焦并推动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突出问题。

  省生态环境厅还实施了“四个第一时间”精细化监管,严格落实重点断面水质管控的联动措施,按照“第一时间掌握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督察问责”的要求,实施精细化监管。

  与此同时,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对改善河流水质至关重要。经全面排查,全省共确定需要整治的入河排污口1655个,完成整治1605个,整治率96.98%。

  为降低汛期畜禽养殖污染物冲刷进河对地表水的污染,实现沿河无畜禽养殖粪污堆放点,无非法畜禽养殖排污口,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全覆盖,畜禽散养户养殖粪污全处理,确保沿河畜禽粪污有效收集、规范处置,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畜牧局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压实河长责任,推动河道常态化保洁,为保持全省汛期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为打赢“碧水”保卫战,全省上下紧紧盯住我省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努力实现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五类,优良水体比例持续提高的总体目标,强化流域水质管控,强化项目建设。截至今年7月,吉林省48个国家考核断面“十三五”以来首次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昕 文/图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