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庆华诞 振兴发展看吉林丨擦亮民族汽车品牌引领汽车走向“智”造新维度 红旗再创新“旗”迹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341508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建党百年庆华诞 振兴发展看吉林丨擦亮民族汽车品牌引领汽车走向“智”造新维度 红旗再创新“旗”迹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341508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建党百年庆华诞 振兴发展看吉林丨擦亮民族汽车品牌引领汽车走向“智”造新维度 红旗再创新“旗”迹

2021-07-23 10:42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7月的吉林,翠鸟啾啾,花香四溢。

  白山松水间,老工业基地的大舞台上,奏响“产业好声音”。

  “红旗”,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印证着国人深深的民族情怀和神圣的历史记忆。

  22日,“建党百年庆华诞 振兴发展看吉林”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繁荣工厂)。

  工厂建成的速度之快,也将创造整车基地建造史上的又一奇迹。中国一汽工程与生产物流部副总经理张琦介绍,工厂从2020年4月15日开工启动,于2021年6月29日实现了工厂的初步落成,仅用时14.5个月;挑战于今年的10月30日实现整个工厂的全面竣工。

  其实,在速度的背后,凝聚着一汽人的精神与力量。

  张琦介绍,在工厂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两场台风、一场冻雨、以及疫情反复等多年不遇的重大灾害,给项目目标达成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创新形成了大量技术标准和管理举措。

QQ图片20210723104131.jpg

  在土建施工方面,通过有力的冬施方案,破解了东北地区建设工厂周期长的课题,采取了临时封堵、管路保温、热风炮局部升温等迂回措施,按期达成暖封闭目标。

  同时,针对异常天气的影响,通过施工预备队、本地资源替代、工序调整等举措,在人员、物资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形成了有力保障,保证项目在艰难的外部环境下有序推进。

  在工艺实施方面,通过创新采用工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通过施工地图导向、区域任务拆解、小时计划点检的组织方案,实现了多维度工作的化整为零,确保交叉施工的高效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省、市、区各级政府为项目的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充分彰显了政府大力扶植企业发展的优良作风。”张琦说。

  据了解,繁荣工厂也开创了企业合作的全新模式。工厂由政府出资建设,在项目推进的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组织召开十余次协调会,促成相关协议签署,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推动水、电、气、热等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的配套条件支撑。

  “建设工程中,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各级政府多方筹措,协调相关方为繁荣工厂1100余名施工人员提供现场核酸检测,确保防疫安全;推动物资运输的物流限制打通,协调公主岭地区办理通行证,组织物资抢运,为项目正常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张琦说。

  环顾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新时代智能制造的恢弘气息扑面而来。整个项目按照全球领先的设计和制造理念建设,是红旗品牌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关键举措。工厂的落成,将引产业技术升级,成为行业新标杆。

  立足5G时代,工厂引入大量自动化前沿设备及技术,冲压全自动天车、焊装全线100%机器人自动焊接,涂装内外表面自动喷涂、总装轮胎自动装配等,打造高效生产的少人化自动化工厂。此外,通过先进工艺布局、自适应生产链等多种国际领先技术,可以实现从A级车到C级车的全柔性不限车型生产。

  质量、安全、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产品最受瞩目的核心要素。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创新应用最先进的国内自研系统,接入50万个数据采集点,关键设备联网率100%,首次实现整车100%全特征数据获取;打造国际一流的统一中控平台,伴随商品车下线、数字化车上线,单车数据量高达370MB,支撑制造全过程智能感知、透明可视、智能决策,促进制造过程提效28%、单车制造成本降低10%等目标快速达成。

  “绿色低碳”是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的另一个突出特色。张琦介绍,工厂集成光伏发电、梯次电池、余热回收、污水处理等一大批绿色低碳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碳、减排;繁荣工厂力争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双碳战略目标达成的最好实践。

  “繁荣工厂投产后,具备年产20万量的规模,肩负红旗E111、C095、C100、C101等主力车型的生产,届时将形成长青,蔚山,繁荣三大整车制造基地,标准产能达到年产81万量,有力支撑一汽集团的战略目标落地。”张琦言语间充满自豪。

  繁荣工厂投产后,将带来直接就业岗位3600余个,年贡献产值400亿元,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高大的贡献。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的落成将助力吉林省现代新型汽车迈向“万亿级”新未来,带动全省制造业水平整体提升,加快推动“十四五”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文字 郭亮/摄影

编辑: 郭龙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