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建党百年庆华诞 振兴发展看吉林”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在这里,一排排大型风力发电机在风中轻轻转动,壮观的光伏电站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全国十个之一、东北地区唯一的光伏领跑者基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切都为白城将承接吉林省“陆上三峡”工程打好了基础。
风电、光伏让镇赉县“风”生“水”起
夏日镇赉,沃野千里。
新能源让白城市镇赉县“风”生“水”起。
“十三五”期间,镇赉县共实施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10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截至2020年年末,镇赉县建成风电装机40万千瓦,光伏装机45万千瓦,生物质装机6万千瓦。建成投产的82个贫困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年实现发电量6400万度,产值5600万元,每年可为每个贫困村增收60万元,为2.3万贫困村民提供20年的持续收益保障。
2020年9月,三峡新能源在吉林与镇赉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开发及产业链布局等开展深入合作。
2021年,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镇赉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拟自主开发建设吉电镇赉架其100MW风电储能平价发电项目,该工程总投资8亿元。
“风光”能源潜力巨大 白城承接吉林“陆上三峡”工程
“陆上三峡”工程早已成为吉林省的重要“热词”。
去年12月25日,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即明确提出,要加快整合东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资源,2021年启动吉林陆上“三峡”规划及建设,加快推进长白氢能走廊、“两横三纵一中心”油气管网、“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构建风、光、水、火、气等多元化电源系统和现代电网系统,建好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2021年1月25日,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吉林省将创新发展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并整合东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资源,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报告指出,将积极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开发建设白城、松原两个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抓好松原长青等12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在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报告指出将打造“两横两纵双环”电网,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推动“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
报告同时提出,将启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加快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在2021年白城市两会上,时任白城市市长的李明伟书记表示,该市将承接吉林省“陆上三峡”工程,围绕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新增清洁能源装机300万千瓦以上。
白城市属大陆季风性气候,是东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也是吉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规划装机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白城是吉林省新能源起步最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过多年培育,基本构建起以风能、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截止到6月底,全市电源装机774.1万千瓦。其中,火电182.1万千瓦;生物质12万千瓦;风电394万千瓦;太阳能186万千瓦。
缘起:新发展理念驱动下的吉林能源之变
2020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视察时留下殷殷嘱托——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吉林要振兴,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其中关键一环。自然资源禀赋,是吉林省固有的优势之一,尤其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潜力较大。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吉林始终在路上。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稳步推进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并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资源开发与装备制造相互促进。“十三五”期间,我省10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相继投产,119万千瓦平价风电和鲁固直流配套100万千瓦风电开工建设,成功签订了鲁固直流300万千瓦配套风电项目送受电框架协议;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装机净增497万千瓦,发电量净增125亿千瓦时。
探索清洁能源优势 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白城市将牢牢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历史性机遇,立足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承接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三个千万千瓦基地。以“北方氢谷”“北方云谷”“北方碳谷”建设为牵引,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转化,构建绿色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积极探索新能源轻度并网、储能应用等模式,建设“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力争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低用电成本优势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构建绿色化工、绿色铸造、绿色冶金等产业生态,探索清洁能源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摄影 张秋磊
摄像 马瑞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