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
吉林省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利用,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确保黑土地永续利用。
今年吉林省两会,黑土地保护利用、“梨树模式”的推广和深入研究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2022年,如何保护这层宝贵的黑土,牢牢把粮食安全责任扛在肩上?
中国吉林网依托5G智媒实验室的建设成果,推出重磅策划“异地虚拟交互特别对话”,与屏幕另一端的省人大代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贵满站长一起聊聊咱吉林变“瘦”的黑土是怎么“肥”起来的。
“梨树模式”遍地开花
“多年来,我们一直为如何保护黑土、解决土壤退化而苦恼。”王贵满说,“2006年,我与来梨树县计划开展科研课题的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研究员张旭东研究团队达成共识,约定共同开展20年的合作,在梨树镇高家村建立我国耕地保护技术的研发基地。中科院第一块保护性耕作基地就这样在梨树县诞生了。”2007年是“梨树模式”研发的第一年,面对试验田里秸秆横竖不一,杂乱无章,当地农民一片质疑声。等到试验田出苗了,而且苗的整齐度、均匀度远超相邻地块,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耕种效果,这坚定了他们继续探索的信心。
访谈画面
由于实验田播种时使用了美国生产的免耕播种机,作业效果前所未有,令人羡慕。2007年,研发小组大胆地提出了自主研发免耕播种机的想法,2008年研发小组自筹资金1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联合农机制造企业开始了对配套免耕播种机的研制。2008年第一台免耕播种机问世,2010年实现批量化生产。目前该型免耕播种机已经发展到第7代产品,技术性能成熟优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累计投放市场万余台,在全国10个省区广泛应用,实现了与保护性耕作配套的主要机具装备国产化。
为了解决“梨树模式”的推广中出现的秸秆量大、影响播种的难题,在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四棵树乡基地的负责人杨青云在原有的搂草机基础上研制了秸秆归行处理机,有效地解决了秸秆量大,影响播种、除草等难题,2016年获批为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在“梨树模式”的示范推广中,正是随着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使得“梨树模式”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在“梨树模式”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农民认可度极低,收效甚微。在梨树县风沙区的林海镇揣洼子村,一些村民同意试试。可开春动真章的时候,看到满地横七竖八的秸秆,多数人又不干了,说这是“种埋汰地”,纷纷退出。只有一个出了名的懒汉因为“图省事”同意了。等到了出苗期,大伙儿到地里一看,采用秸秆还田的地块,苗齐、苗壮、成线,把传统种植的地块给比下去了。到了秋收测产时,免耕播种比传统种植产量高了三成。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这种模式。现在的林海镇揣家洼村早已实现了“梨树模式”的整村覆盖。
访谈画面
这一年来,“梨树模式”不断完善,有哪些新发展和新突破?
这一年,王贵满他们深度研究探索“梨树模式”的机理机制,协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相关科研单位,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开展深度研究,探索总结作用机理,更细致入微地对配套的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方面技术加以研究总结。研究总结“梨树模式”推广的运行机制。与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在东北四省区建立100个示范推广基地,同时结合明年在全县实施的“三个一”工程(即建立10个县级示范基地,100个乡级示范基地,1000个村级示范基地),构建“研发基地-示范基地-网络基地”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和工作平台。以“梨树模式”等现代农业技术为核心,研发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模型,为指导东北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强化服务组织建设。密切同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基地、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吸纳精英人才和项目汇聚梨树,支撑以“梨树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继续开展“梨树模式”服务指导,组建讲师团,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县乡两级网上科技大讲堂活动,解决“梨树模式”推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梨树模式”技术推广无死角。
2021年在梨树县共建立14个生产单元,其中独立式单元10个,组合式单元4个,单元总面积8550多公顷,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单元建设实施以来,成效显著,由于雨水充沛、管理精细、技术到位,各单元虽分布于不同土壤类型区,都取得了丰收,产量超越历年。单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的实现,促进了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王贵满说。
2021年实施“双百行动”。梨树县与中国农大、吉林农大等高校合作,选派100名硕博生对接100家典型合作社(家庭农场),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项难题。
这一年还实现了多部门的合力共建。在单元建设中,加强了政府部门、技术部门、粮贸公司、保险部门、第三方服务部门的合作。信用联社推出“黑金贷”,由梨树县政府、太平洋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三方共同创建新型收益险种“梨树宝”签约,梨树县政府、中谷粮油集团吉林蔡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三方共同推出“梨树保”签约,八达药业与各合作社间签订服务协议等。
访谈画面
“梨树模式”未来怎么发展?
“‘梨树模式’未来的发展,要以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所实践的理念,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打造金融、保险、粮贸、涉农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王贵满说。黑土地保护永远在路上。科学测定分析,生成或恢复1厘米黑土层需要200-400年的时间。黑土地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认真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协同各方力量,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开展深度研究,不断探索完善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技术体系和推广机制,让其发挥更大作用,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成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年吉林省两会,王贵满最关注的有两件事,“就是2021年我省粮食生产获特大丰收,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之后,谋划实现1000亿斤目标的过程中,会出台什么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再一个是重点关注黑土地保护和现代农业建设。”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
让“中国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食”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易书 越明
摄像 马瑞 冯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