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员干部志愿者突击队,坚决“逆行”而上、始终冲锋在前,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插在社区中最鲜艳的党旗
3月11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连夜成立了200余人志愿者服务预备队,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临时党支部。
次日凌晨,集结18名队员下沉远达街道新开、新泰两个社区服务。服务队全体党员连续奋战14个日夜,累计摸排社区居民楼200余栋近6000余户,协助社区累计完成11万余人次核酸检测任务。
“快速组队”
疫情就是命令。
直属机关党委下发关于下沉社区一线开展“敲门行动”号召后,厅直属各支部党员勇跃报名。
“我们行发处支部党员都报名,一个都不少!”党员杨滨主动请缨。
“我第一个上!”村镇处党员孙启主动表态。
“我们女同志也不能落后!”建管处吴斯琪不甘落后。
驻厅纪检组支部书记丁欣虽然封闭在家但也不甘落后,打电话要求“我解封了也立即报名!”
言语朴实,让人动容。
在短短1小时内,200多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
“奋勇争先”
支部班子与社区负责人认真研究社情、疫情,精心组织分工,合理编组、分头行动。
书记和两个副书记分别担任两个社区服务的小组长,带头进栋入户爬楼盘,挨门逐户做核对,逐人登记,保封控小区不漏一人一户,不留盲区死角。
班子其他成员在小组分头行动时充当骨干,“敲门行动”和“扫地行动”中,每一户都认真进行问询、告知,遇到有困难的住户,把难题一一记录下来,及时反映给社区网格长,坚决做到应排尽排、应检尽检、应管尽管。
对于失能、独居老人、残疾人、孕产妇、严重慢性病患者、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特殊人群,他们坚持上门服务,核酸采集到床前,医药传递到门口,嘘寒问暖到耳边。
疫情不歼不收兵
抗疫行动中,支部全体党员在做好自身严密防护同时,坚持科学现场消杀规程,确保零感染。他们积极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
村镇建设处党员孙启把纸箱改装成简易吉祥码手机扫描箱,又快又准。
工程造价管理站党员韩志刚,腰间盘疼痛,轻伤不下火线。
忙着为失能老人送核酸试剂的党员高云海,在楼梯中度过38岁的生日。
消防监督管理处预备党员苗宝雯的孩子刚两岁,但她每天仍按时出征,与同在抗疫一线的丈夫两地并肩战斗。
科技处团员李怡萱,处处向党员看齐,奋勇争先,经临时党支部推荐申请,厅机关党委研究批准她火线入党。
……
志愿者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全体成员把百姓疾苦装心上、把使命责任扛肩上,每天都超负荷运转,工作超过10小时,忙碌到深夜才能回家。
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顶住家人的抱怨,依然保持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每天的抗疫行动中去,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住建厅抗疫党员先锋中当之无愧的代表队,是插在社区中最鲜艳的党旗。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
图片来源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