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3月,新冠疫情突袭吉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吉林的青年一辈挺身而出,向险而行,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坚守在抗疫需要的每一个地方,为战胜疫情无私奉献。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吉林实现振兴发展目标的必胜信心。
青春有梦正当时。
“00后”的“护理天团”
说起“00后”,你想到的是父母怀中撒娇的孩子,还是象牙塔里不谙世事的学生?而有一群“00后”已经站在抗疫的最前沿——来自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生组成的“00后”“护理天团”。
3月15日凌晨,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接到需要护理学院支援长春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56名“00后”本科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背上收拾好的行囊,向集合点出发。
“00后”的罗霞,在4月份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她说:“在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中,很多居民并不知道我们是学生,可能在爸爸妈妈眼中,我们还是孩子,但穿上这身防护服,我们就是一名冲锋战士!”
“实战中,他们是冲在抗疫第一线的志愿者,但脱下防护服,他们还是稚气未脱的少年。虽然平均年龄仅20岁,但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表现出的却是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带队老师隋欣说。
“90后”的“法院小伙”
出生于1994年的崔佳明是省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干警。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省法院下沉长春市仙台社区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崔佳明参加志愿工作近50天,服务时长400余小时,支援3个小区,每天入户几十个单元,服务上千名居民。最让崔佳明感到意外之喜的是收获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小区一个小姑娘亲手自制的“扫码箱”。
由于崔佳明的表现突出,充分配合仙台社区工作,被社区推荐火线入党,并收到了来自社区对他个人的表扬信与锦旗。
谈到这次作为抗疫志愿者的经历,崔佳明对自己的形容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85后”的下沉干部
35岁的赵研宏是一名“85后”,他是省勘察设计协会的下沉干部。“家里有老人,孩子刚刚4岁,但是我是党员,我必须上!”
3月初,赵研宏跟随长春市志愿者协会参加全市防疫物资配送和消杀工作,3月21日结束工作后,立即加入了小区志愿团队。随着疫情发展,居民生活物资紧张,党支部把解决居民生活问题作为支部的工作重点,赵研宏带领支部党员积极对接社区、物业,及时采购生活物资。卸车、消杀、分拣、运送、分发……
“家里有老人,孩子刚刚4岁,但是我是党员,我必须上!”这是赵研宏的铮铮誓言,也是无悔的承诺。
“80后”的长春规划师
我们必须要记住一个名字——孙勇。
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长春规划师,用生命践行了初心,牺牲在抗疫第一线。
2022年3月13日,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孙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发心脏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9岁。
3月21日,中共长春市委追授孙勇同志为“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
不惧风险、挺身在前,第一时间站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党的事业的政治本色。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践行初心,他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还有太多太多这样年轻的名字,在疫情期间涌现出来激励人心的青年战疫故事,他们展现出吉林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信心决心。
据《吉林日报》报道,5月3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吉林大学调研时强调,希望全省广大青年聚焦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忠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紧密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主动深入吉林条件艰苦基层、经济建设一线、科技攻关前沿,踔厉奋发、实干担当、务实重行,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青春之思想、青春之智慧、青春之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郭雍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