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再追踪|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超时空对话有“干货”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邱珮峰 357711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新闻再追踪|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超时空对话有“干货”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邱珮峰 357711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新闻再追踪|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超时空对话有“干货”

2022-05-19 20:3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020年7月,吉林大学博物馆体制改革,正处级建制的“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正式成立。2021年,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馆推出了“春和景明—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明清精品瓷器展”和“风物暇年——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青铜器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由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主办的虚拟直播间访谈活动《超时空对话:你不知道的镇馆之宝》上线,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赵宾福教授、考古学院何景成教授、胡卫军教授作为讲述人,进行了一次云上对话,还特别邀请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考古学院党委书记王巍老师作为主、副嘉宾共同参与其中,讲述玉石龙、德簋、大雅斋瓷器等镇馆之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阐释吉大藏品内涵、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目前博物馆文物藏品近万件,其中珍贵文物约500件。馆藏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钱币、甲骨、玺印、佛像、书画等门类,除此之外,还有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在实习期间亲手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史前文物标本。

(德簋)
  活动上介绍的第一件文物是农安县左家山遗址的玉石龙,这件玉石龙于上世纪80年代被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发掘出土,在发掘出土的第二年,被调拨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发掘者赵宾福院长回忆起了它的发掘过程,并阐述了它的独特历史价值,玉石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龙形雕刻器物,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活动上介绍的第二件文物是德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何景成教授介绍了这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并对青铜器的鉴赏做了科普,他说:“欣赏青铜器,主要就是从器形、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角度观察,欣赏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活动上介绍的第三件文物是一件高颜值镇馆之宝——一件慈禧太后的御用瓷器。作为“春和景明—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明清精品瓷器展”的设计者之一,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胡卫军教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瓷器之美,他说:“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款清光绪‘大雅斋’绿地粉彩紫藤花鸟纹盒,构图采用了‘通景过墙’的构图方式,庄重大气、富有视觉张力。此外,元素布局十分讲究疏密和穿插,给人以疏朗有致、灵动悠然之美。绘画则是采用了‘兼工带写’的传统中国画绘画风格,造型语言上既有工笔细腻严谨、精雕细琢的写实性,又有水墨晕染、抒情达意的写意风范。”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说,这次活动拉近了广大师生、网友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高校博物馆内很多育人资源可以深挖和探索,要让高校博物馆发挥思想育人的教育实践作用,结出更加丰硕育人果实。

(清光绪“大雅斋”绿地紫藤花鸟纹盒)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党委书记王巍说:“博物馆应该努力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办好展览,做好服务;要注重科学研究,扩大与校内外同行的沟通交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师生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精神殿堂,秉承‘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素质育人和知识育人’的理念,陆续推出各种展览和教育活动。”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教授表示,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将继续从政治站位、使命定位和业务本位出发,提升发挥展示、教育、研究职能的力度和深度,探索创新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化博物馆,助力教科研发展,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展现吉大风采。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通讯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李明轩

  图片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提供

编辑: 邱珮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