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磅观察13|吉林,“四个蹄子”追赶 “四个轮子”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玉磊 359157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磅观察13|吉林,“四个蹄子”追赶 “四个轮子”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李玉磊 359157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磅观察13|吉林,“四个蹄子”追赶 “四个轮子”

2022-06-17 09:19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畜牧大省

  近年来,助力“四个蹄子”追赶 “四个轮子”

  肉牛产业迈上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成为吉林现代农业思考的新举措

  “十四五”开局之年

  “秸秆变肉”工程的实施

  让以产粮闻名的吉林

  正悄然成为中国北方崛起的新“肉库”

  白城市镇赉县和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内,黄(青)贮窖内的秸秆饲料摆放整齐,多品种肉牛长势很好;长春市农安县的长春城开农投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内,项目建设紧张有序,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吉林大地已成为肉牛产业发展的热土。

fbf99ad1a7159352068851f24fc47b2.jpg

  那么,吉林有何底气,做优、做响“吉林肉牛”黄金名片?

  •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黑土带、黄金玉米带、黄金肉牛带,拥有独特的冷凉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肉牛产业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突出。

  • 全省粮食产量迈上800亿斤新台阶,秸秆产量每年约4000万吨,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粗饲料来源,保证了肉牛的品质。

  • 吉林省肉牛有诸多优势。品种资源优势:既有延边黄牛、草原红牛,也有西门塔尔牛;产业龙头优势:以皓月为代表的加工企业,对肉牛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肉牛品种资源、良种化水平均在全国领先,主导种源基础、冻精供应能力均居全国第1位,冻精销往全国23个省份及朝鲜等国,从东到西形成了“一黄、一花、一红”生产格局。

  如何让大量的秸秆变废为宝,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模式?

  “秸秆变肉”工程将两个关键词同频共振,悄悄改变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走向,也让现代农业的路越走越宽。

  “秸秆咋变肉?”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吉林省每年秸秆产量高达4000多万吨。秸秆焚烧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秸秆变肉”工程则旨在转化这些秸秆,让肉牛产业成为一个大产业。

  所谓“秸秆变肉”是指将秸秆加工调制成为牲畜的饲料,用秸秆作为牲畜的“美味佳肴”,将秸秆实现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秸秆利用的新途径。

  具体而言,无论是从发展产业经济还是从加快富民强省进程上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实践中,“秸秆变肉”,是否可行?“千万头肉牛”,能否实现?对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玉民给出了思考。

  秸秆饲料化,具有可行性!

  “首先,明确一点,秸秆是资源,不是废弃物。秸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可以达到70%。”

  赵玉民介绍,牛等反刍动物(也叫草食动物)日粮中必须有足够含量的粗纤维(来源于粗饲料),而秸秆是畜牧业生产中可利用的粗饲料资源。秸秆本身含有粗蛋白质、矿物质等,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区系可以将粗纤维转化为所需要的能量和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变成可利用的营养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秸秆产量是够用的。

  我省年均产出秸秆4000万吨,按照每头牛每年3吨粗饲料储备,按照千万头牛计算,一年可过腹转化秸秆3000万吨。

  那么,千万头肉牛工程,如何实现?

  赵玉民分析,全省现有基础母牛超过200万头,具备生产群体繁殖增量的基础。自然繁殖公母比例各半,按70%繁殖成活率折算,三年后增加母牛210万头,母牛总数将达到410万头。保守预判,达到350万头基础母牛没有问题,基础母牛规模基本够用。

  如果使用性别控制精液,前期(2-3年)鼓励多产母牛,可以加速基础母牛的扩群增量;后期鼓励多产公牛,可以扩大育肥牛和牛肉生产能力,产生更大的效益;如果性控精液生产效率和使用面达到预期目标,千万头肉牛可能提前实现。

320e903792e7cb6c305d44b5d8a41f5.jpg

  另外,我省具备繁殖扩群所需的技术储备和种源基础。全省有4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四个种公牛站,15个省级育种场,拟新增2个种牛站,年可生产优秀后代种牛超过2000头、冷冻精液超过1000万剂,足够全省肉牛繁育生产对种牛更新和冷冻精液的需求。

  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将形成怎样的农牧格局?

  “牛吃了秸秆,养好了牛,产出牛肉;牛粪发酵作为有机肥,培肥了地力,再间接产出了粮食。”

  赵玉民认为,“秸秆变肉”利于形成农牧循环、生态有机生产体系,总体上能够达成“千万头肉牛”“千亿斤粮食” 的“双千工程”互相促进、同步提升大格局。

  心中有底!事实上,吉林对于“秸秆变肉”早有布局。

  早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就曾明确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加快发展节粮食草型畜牧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助力现代农业建设。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实施“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启动1000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打造全国“大肉库”。

  同时,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和《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构建秸秆饲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秸秆变肉”在吉林打开了农民致富新大门。

  解决“秸秆变肉”资金技术难题

  “肉牛养殖投资很大,过去因为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很难贷款。”敦化市养殖户卢阳介绍,在“秸秆变肉”工程的推动下,政府积极与银行对接,相继推出活体抵押、农担担保、信誉贷款等诸多金融产品,一举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题,让养殖户放心大胆地扩大养殖规模。

  2021年,针对畜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吉林省设立了肉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率先组建“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推出26种金融产品。全省累计发放肉牛产业贷款121.7亿元,比年初增加37.2亿元,新增44%。

  “秸秆变肉”让“牛”经济一路走红

  桦甸市是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建设产业布局中打造东部特色集聚区的12个县(市)之一。

  在位于该市二道甸子镇暖木村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内,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1000余头优质肉牛正在6栋现代化厂房内健康生长。

a442bc35210223e33581c89c2409988.jpg

  “屠宰厂+育肥牛场(户)+母牛养殖场(户)”“村集体+养殖户+种植户+秸秆饲料厂)企业”和“种公牛站+繁改站点+基础母牛场(户)”等模式,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

  而这仅是吉林省发展肉牛产业的一个缩影。

  做好秸秆收储利用文章

  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技术研发推广方面,吉林省大力推广青黄贮、膨化、氨化、气爆和揉搓破壁等加工技术,并力争在生物菌、酶制剂、加工机械和技术集成改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秸秆利用率得到提升,有效推动了“秸秆变肉”工程在当地的落地生根。

  “正是因为看到‘秸秆变肉’工程的广阔前景,我才决定申办合作社。”

  吉林赫林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鹏说,去年11月,充分考察机器设备和产品销路的基础上,在桦甸市常山镇靠山村成立了该镇唯一一家秸秆加工合作社。按照孙鹏的盘算,“两台机器每天能处理约60吨秸秆、2000多包,一包售价15元左右。其中部分卖给本地的养牛企业,部分远销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在解决当地玉米种植户秸秆处理难题的同时,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肉牛饲养量达到580.7万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收贮加工企业、合作组织已达474家,同比增长187%。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216万吨,占秸秆总量的30.4%。“秸秆变肉”工程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问题,使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吉林省肉牛产业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

  一组数据,展现了“秸秆变肉”工程的亮眼成绩。

  首先,肉牛养殖业增速创新高。据国家统计局反馈,2021年全省肉牛饲养量580.7万头,同比增长10.8%,创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一季度全省肉牛饲养量417.1万头,同比增长9.4%。

  据畜牧部门调度,白城、长春、松原、四平4个地区同比增幅分别为72%、49%、36%和32%,肉牛饲养量272.4万头,占全省总量的61%;一季度新增饲养量5万头以上的县(市)5个,其中通榆县10.2万头、梨树县8.7万头、农安县7.6万头、公主岭市6.3万头、榆树市5.2万头。

  其次,大项目建设增势强劲。2021年,全省新建肉牛大项目63个,其中48个项目开工建设,37个项目引牛入栏,16家企业从国外引进基础母牛2.46万头,创历史新高;皓月集团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城开农投集团新增投资11亿元,实现产值5036万元;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216万吨,占秸秆总量的30.4%,居秸秆“五化”利用之首。2022年,全省新谋划千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58个。

  再次,肉牛屠宰加工业平稳运行。2021年,全省新建肉牛屠宰加工项目9个,新增产能73.5万头,预计今年10月底前陆续投产;全省现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77家,一季度屠宰加工肉牛9.25万头;皓月集团一季度产值达到28.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皓月启明新型生物瓣膜项目进入设备调试安装阶段,预计6月底前试生产。

  全省肉牛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意味着什么?

  “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必然要求,是构筑吉林农业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占国表示,吉林省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这不但有利于秸秆转化,更加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也打开了农民增收新途径。

  “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让吉林省农业发展有了新增长点。

  为了高质量推进这一工程,今年5月,吉林进行了再部署。

52bca6f1f41a53ee5e49e489c1a01a1.jpg

  据《吉林日报》报道:5月18日,省政府召开“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推进视频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铆足干劲,加快“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步伐,把“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富民强省的标志性工程。

  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过去几十年间,“四个轮子”的汽车是吉林经济最重要的驱动力。随着振兴发展推向深入,产业格局更加丰富,2021年推出的“秸秆变肉”工程,让吉林省农业发展有了新增长点。

  “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强调的是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看到作为农业大省,吉林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的担当和底气,以及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未来,吉林如何铆足劲,让“四个蹄子”追上“四个轮子”?

  一组细节,勾勒出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的进度表、路线图。

448318e43b7bb070e29476d28c8b59a.jpg

  抓繁育、创品牌、强链条、促循环……

  在富民政策的引领下,“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全省各地正在统筹资源,集中力量,持续发力,全力打造上连种植、下连加工的乡村富民大产业,肉牛产业,牛劲十足!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制图/魏向阳 张圣欣

编辑: 李玉磊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