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路观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看,吉林“绿色发展新路”上的N个样本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60649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新发路观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看,吉林“绿色发展新路”上的N个样本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60649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新发路观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看,吉林“绿色发展新路”上的N个样本

2022-07-19 10:2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一场大雨刚过,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一片密林深处,松软的泥土上,东北虎脚印清晰可见。“看这脚印,一只东北虎应该刚离开。”雨后巡护,吉林省珲春市林业局巡护队队长李冬伟和队员们常常能有新收获。

  东北虎的生存状态,是衡量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野生东北虎在吉林东部频频出现,标志着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体制试点。2021年,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面积约1.41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最新数据显示,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分别上升至50只、60只。“试点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介绍,目前公园范围内超过50%的区域有虎豹种群稳定活动。

  ……

  上述“片段”来自《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17日第06版)一篇名为《把吉林振兴发展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稿件中。

  吉林野生东北虎被央媒围观,已有多次。

  再举几个例子:

  2021年4月26日,架设在吉林珲春的红外相机拍摄下这样一段视频:一群梅花鹿仓皇逃窜。身后,一只野生东北虎威风凛凛地追逐而来,从林间的枯树落叶间腾跃而过。晨曦照耀着它的皮毛,森林王者被金色的光芒笼罩着。

  2021年11月23日,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只野生东北豹走过红外相机的镜头前,眼眸闪亮,豹尾轻甩,身上的花纹清晰美丽。

  ……

  吉林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让一度远走他乡的虎豹,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2021年10月,在云南召开的《生物多样性》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了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首批国家公园之一。

  东北虎豹长啸山林背后,是吉林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我省视察调研,为振兴吉林、振兴东北把脉开方,赋予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要使命。两年间,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总书记殷切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

  绿色是吉林的底色,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吉林的宝贵财富。

  查干湖,我国知名淡水湖之一。

  从长春出发,沿着珲乌高速向西北方向行驶,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查干湖。

  初到此地,极目远眺,你会发现这里水清岸绿、飞鸟翔集。

  说到查干湖,近期一条与其有关的消息备受关注。

  主线是这样:

  又是一年荷花开!

  7月16日,2022查干湖“圣湖荷花节”在查干湖景区圣湖广场开幕。

  本届“圣湖荷花节”以“回望三十载 再谱新华章”为统领,以“荷缘月”“花为媒”“乐消夏”为核心,以“相约查干湖畔 共享生态美景”为主题,本着把景区节庆活动逐步推向市场化的办节导向,在民族文化与查干湖生态旅游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改进升级。来自域内外的商企采取“冠名”“赞助”或“自办”“创办”“协办”“联办”等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包括横渡查干湖挑战赛、“鱼”你有缘休闲垂钓大赛、夏季增殖放流、查干湖电音节、马头琴音乐汇、圣湖腾鱼景观表演等游客喜闻乐见、可以踊跃参与的消夏休闲文旅活动。

  来到这里的游客这样评价:“作为吉林打造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查干湖每天都给人带来惊喜!”

  近年来,松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做大做强查干湖旅游节庆活动,使“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围绕查干湖四季特点,对景区旅游线路进行了重新规划,增设了“圣湖腾鱼捕捞表演”“增殖放流涵养生态”“湖畔马头琴演绎”等旅游项目;重新梳理确定了“捺钵开湖节”“圣湖荷花节”“湿地观鸟节”“冰雪渔猎节”等四季旅游发展格局;不断强化查干湖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加快国家5A级景区创建步伐,推动查干湖大发展、快发展,努力把查干湖打造成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一个美丽的地方,会因为美丽而得到回报。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松原市拉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松原市累计接待游客790万人次,同比增长2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

  查干湖,只是吉林坚持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样本”缩影。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吉林省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为了让绿色成为吉林最亮底色,吉林纵深谋篇布局:

  启动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

  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全面启动实施“双碳”行动,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建设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

  实施“绿美吉林行动”、万里绿水长廊建设、林草湿生态连通等重大生态工程。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

  实施秸秆全域禁烧,空气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吉林蓝”成为常态。

  ……

  2021年7月30日,吉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吉林生态日”的决定》,将每年9月26日设立为“吉林生态日”。

  首个“吉林生态日”当天,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北坡国家森林公园、延边仙峰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省内14个自然保护地免门票对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吉林省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林省“无废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意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提升绿色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绿水青山赋能,生态产业共赢。

  向生态、气候要效益,吉林这些动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在主动践行“两山”理念背景下,吉林省正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

  其中,生态“穿针引线” ,串起精品旅游线路,就是鲜明注脚。

  例如,做精“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生动展现资源整合和产业走向、产品集束。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聚焦打造“万亿级”旅游支柱产业,也将用生态资源创造“绿色GDP”。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将长白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突破90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到100家,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

  践行“两山”理念,这组“消息”也很有看点:

  建设长白山南部、中部、北部三大生态经济区,破解“有山头无腹地”“有项目难落地”难题,充分发挥长白山辐射带动作用;

  突出整体规划、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宣传,充分彰显世界黄金水源地的优势,让长白山矿泉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抢抓政策机遇、丰富产品谱系、扩大品牌效应,依托优质资源,加快推动长白山人参产业高级化、产品高端化、品牌驰名化……

  近日,随着白山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共同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第一次联席会议的召开,两地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宣传工作联动机制等9项方案相继制定出台,正式拉开两地一体联动协调发展、共同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的序幕。

  擦亮打响、做大做强长白山“金字招牌”!

  去年,吉林省出台了支持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的意见,释放了省委、省政府支持东部生态地区绿色转型的强烈信号。

  这意味着,白山市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不断巩固提升长白山地区生态、绿色、资源、特色等优势,让高端生态变成高端产业、特色资源变成特色产品、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打造绿色转型发展新高地。真正实现“1+1>2”的新效能,在“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突破。

  广袤的吉林西部地区是国家松辽新能源保障基地的核心区,是吉林“陆上风光三峡”的主体区。一幅“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壮美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眼下,依托吉林风、光、水、氢、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吉林正加快建设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等一批重大项目。

  就在几天前,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举行产品下线。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100天,从开工到产品下线用了100余天。  

来源《吉林日报》

  松原市是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着力打造的“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吉林省实施“陆上风光三峡”工程主要区域之一,两个100天,荒地变产业园。这是央地携手共谋新发展生动样本,更充分彰显了吉林人的实干、苦干、担当、创新精神。“中车速度”+“吉林效率”,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生态屏障,铺实绿色发展底色,吉林走在全国前列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占国表示,良好生态是吉林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也是最大财富。近年来,吉林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精心打造出美丽中国“吉林样板”,这也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丰富内涵的突出体现。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