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前一天刚刚带领肝移植团队奋战了12个小时的吕国悦,虽然眼中还布满血丝,但仍精神振奋,早早地调到了央视直播画面,认真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吕国悦,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首席专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从事普外科医教研工作20年,擅长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疑难疾病诊治。他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医生”抗疫特别人物、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他担任行业顶级刊物《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副总编辑和新创办的国际消化病学期刊《eGastroenterology》的共同主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正是这十年,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吕国悦,见证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特别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2020年,曾带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疗队在武汉抗疫一线坚守62天的吕国悦,对此感触极深。
至今,他仍对那段没有硝烟的岁月印象深刻,在与疫魔较量、与死神竞速的过程中,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安危,不放弃一丝希望,全力救治患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疗队这支“抗疫铁军”已经成长为医院发展的骨干力量,把抗疫精神融入临床工作,更是多项急难险重任务的“排头兵”。
吕国悦在武汉抗疫一线研发的四项原创发明,已经投入使用。他在武汉抗疫一线积累的经验为随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他带领全院坚守多条抗疫防线,开创“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将急诊收治能力提升了50倍。
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让吕国悦非常振奋。“十四五”时期以来,吉大一院开创了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确定为发展核心。他说:“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是一切的根本。”
打造“学术特区”“学科特区”、完善互联网医院、推出精细化管理、改革大部制……吕国悦说:“创新,才能开新路;改革,才能破新局。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途径。”
他表示,这十年,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得到破解。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集采的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集采耗材平均降价超过80%,医保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学中心、医联体协作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
在此过程中,吉大一院十分注重传承、发展与创新。在吉林省内首次尝试建立的紧密型托管模式的吉大一院梅河医院,挂牌后不到一年就推出了90余项新技术、新疗法,真正地提高了梅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让“家门口”的大医院货真价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吕国悦思考得很深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临床、科研和教学中,都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和指导。青年医生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创新能力都需要机制和平台,充分地引导、培育、挖掘和锻炼,我们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保障工作,激发潜能,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方向对了,就要以高效的执行力奋进、前行。”吕国悦带领着一支“推土机”式的队伍,开启了破冰之旅、奋进之旅。
在吕国悦带领下,吉大一院呈现出了新气象、新风貌、新局面。
十年前,他带队自主完成了吉林省真正意义上的首例肝移植手术。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共完成近700例各种类型的肝移植手术,器官移植等技术不断刷新记录,填补空白。
吕国悦表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我们要在党建引领下,全面做好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切实为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医学科研和创新教育等各方面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图片由吉大一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