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吉林丨多组关键词带你看今日的吉林!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657527
央媒看吉林丨多组关键词带你看今日的吉林!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65752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央媒看吉林丨多组关键词带你看今日的吉林!

2022-11-24 15:4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1月24日,用多组关键词带你看今日的吉林。

  关键词:医疗

  2022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第10版刊发《各地多措并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多层级医疗服务 常态化守护健康》,吉林位列其中。

  报道以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年近八旬的老人李运(化名)为案例,讲述吉林省医联体全覆盖,促进资源下沉。

  报道中写道:近年来,吉林省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分区域、分层次、多形式的医联体。全省已组建省级医疗联合体5个,城市医疗联合体25个,县域医联体17个,专科医联体150多个。目前,各层级医联体单位涵盖了吉林省全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110多家民营医疗机构,初步实现了不同类别和层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吉林省还出台了“医师在医联体内多机构执业无需备案”等政策,优化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环境。数据显示,吉林省级五大医联体平均每年向下级医院派出医务人员达1万余人次,诊疗患者18.8万人次。近5年来,全省累计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已近3万人。

  “医联体+远程会诊”模式,正努力改善着群众就医的体验和效果。如今,吉林省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次数从2015年的1.5万人次增加到目前的14万人次,全省连续3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关键词:养老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省养老领域《办好“小食堂” 服务“大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面向60岁以上老人新开了惠民食堂,把暖胃又暖心的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长白县有四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1.5万。党的十八大以来,长白县立足老年人的需求,相继建起了社区福利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不久前,县里投资近200万元建起了这个700多平方米的惠民食堂,解决老人“吃午饭”问题。11月3日营业以来,每天来吃饭的老人有五六百人,最高峰时接待了700人。

  惠民食堂里每份饭菜荤素搭配,满足了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关键词:人才和职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日,人民网刊发《吉林:发挥职称评审“助推器”作用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日前,在吉林省第二批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中,300名高级职称获得者已经产生,初、中级职称评审工作正在火热开展中。同时,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扎实推进,7人获正高职称,18人获副高职称,192人获中级职称,38人获初级职称。

  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拓展评审范围,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吉林省人社厅)厚植发展沃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给更多千里马打开了职称的大门。

  着眼未来,从评定职称出发,吉林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为各类人才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创造建功立业更有利的条件,发挥人才的助推作用,让人才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路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同日,《光明日报》第03版同样报道了我省人才和职称评定,以《当职业农民评上高级职称——吉林探索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机制》为题。

  报道中写道:长期以来,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其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吉林省于2021年出台《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在给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人才评职称上与乡村振兴接轨,并细化制定了《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试行)》,从而发挥以“振兴”定位乡村人才的作用。

  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就是要通过“正名”“授权”的方式,让农民更有尊严、更加体面,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拥有更多机会、更大底气,进而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吉林省乡村振兴事业强支撑、扬优势、增动力。

  吉林省自2021年开展首批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以来,已累计给农民评出高级职称600人、初中级职称约3400人。其中,初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市(州)。

  关键词:黑土地

  目前,吉林省的秋粮收获已经结束,眼下,种植户们正采取多项保护性作业措施,提升黑土地的耕地质量,为来年耕种打基础。

  今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我省梨树县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产区。

  今年,吉林全省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050万亩。2021年,梨树模式研发基地玉米超高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

  如何保护好黑土地,今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东北黑土地上的丰收“密码” 积极推行“田长制” 为黑土地保驾护航》和央视网以《监管全覆盖 “田长制”为黑土地保驾护航》为题,对我省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2022年8月1日正式施行的《黑土地保护法》中,明确提出“将黑土地保护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我省等多地全面推行的“田长制”,让每一块黑土耕地都有了守护人。

  报道中提及,作为“田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最小单元,村级网格长和网格员直接面对田间地头,在发挥监管职能的同时,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苗头性问题。今年,当地还借助数字化云平台,让常态化监管更加高效便捷。

  目前,吉林省县级大部分已建立“田长制”,覆盖328个乡镇、3812个村。黑龙江省也建立七级田长责任体系,目前,共落实各级田长338万余人,实现监管全覆盖。

  关键词:冰雪

  多日来,央媒对我省的冰雪持续聚焦,今日也不例外。

  首先来看人民日报,以《冰雪运动添彩冬季生活》为题,介绍冰雪运动为冬季生活增添光彩和活力。

  报道这样写道:冰雪运动与旅游、人文、音乐等元素深度融合,让大家的体验更加丰富,折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吉林观赏雾凇美景,去崇礼感受冬奥风采,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聆听当地毛皮滑雪板的古老故事……

  线上线下,冰雪运动成为时尚生活方式,为冬季生活增添光彩和活力,北京冬奥会的一朵朵雪花在人们心中继续绽放。

  今日的人民日报《观长白丨“长白天下雪”之你好,通化!》走进通化市万峰滑雪场。

  报道中写道:让冰雪资源、悠久历史,孕育更多冰雪可能。2020年,全国第一个冰雪产业学院落户通化;2021年,长白山冰雪文化研究院在通化成立,新中国第一位滑雪冠军单兆鉴出任首席顾问;上龙头雪村、佟佳江冰雪嘉年华、通化县四方山、辉南县吊水壶瀑布、西夹荒雪屯、集安市五女峰……各类冰雪美景争奇斗艳。

  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人才……接续传承,通化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中,探寻发展的无限可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越明

  图片为网络截图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