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路观察+全国两会特别节目①丨扛稳“国之重任”,稳农、强工、兴旅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鹏 3695518
新发路观察+全国两会特别节目①丨扛稳“国之重任”,稳农、强工、兴旅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鹏 369551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新发路观察+全国两会特别节目①丨扛稳“国之重任”,稳农、强工、兴旅

2023-03-05 10:24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编者按: 

  春光正好,万物复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 

  此刻的吉林大地,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为全面展现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即日起中国吉林网推出《新发路观察+》2023全国两会特别节目,邀您一起观吉林。 

  开局之年的吉林,节奏很快也很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这是中央对东北振兴的最新定位,也是吉林全面振兴的奋进坐标。 

  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动能动力澎湃、民事清单具体细微……

  吉林,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QQ图片20230305160101.jpg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波,在首期《新发路观察+》2023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中深度聚焦这一话题。

  对于吉林而言,如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一直备受关注。 

  这也是张波在与记者对话中的第一个思考。 

  “吉林省作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大棋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研究分析自身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比较优势,立足自身区域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开放条件,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瞄准‘六新产业’主攻方向、‘四新设施’建设重点,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狠抓营商环境,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增长机制,扩大开放,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张波表示,吉林省要立足省情,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体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东北全面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微信图片_20230304205043.png

  在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吉林如何心怀“国之大者” ,扛稳“国之重任”? 

  这个话题,张波在随后也给出深刻思考。 

  “我们有责任扛稳‘国之重任’,稳农、强工、兴旅,在东北全面振兴中贡献吉林力量。”对于发力点,她从三个维度展开观察。 

  首先,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叫响“吉字号”,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其次,扛稳实体经济发展重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使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凸显吉林“中东西”三板块区域优势,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最后,扛稳国家重大区域发展重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我省是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立足东北亚大视野和全国大格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另外,吉林省有着十分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依托红色文化、工业文化遗产以及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等一流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特色内涵,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创新是推动吉林振兴的第一动力,是破解吉林振兴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谈及吉林如何下好创新先手棋问题。 

  张波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吉林要走好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先手棋”,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具体路径,她给出三点建议: 

  其一,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要在体制机制、营商环境、政府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推行战略性、超前性改革,用机制和政策吸引新业态在吉林落地生根,激发各类主体活力,释放吉林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活力。 

  其二,推进产业创新。抓住疫情冲击之后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机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高新技术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科技强省、知识产权强省。 

  其三,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制定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我省人文科教大省优势,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实施“吉人回乡”工程,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净流入,充分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不久前,吉林省公布2023年50项民生实事,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可谓“件件暖心”。 

  针对50项民生实事,也进行了延伸聚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省这50件民生实事包括就业、社保、困难救助、教育、卫生、环保、交通、文体、城乡建设、公共安全等十方面。”张波表示,这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精准锁定民生短板,回应民生关切,从关键小事入手,办好民生大事的态度和决心。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越明 /文字

马瑞 明鑫睿/摄像 马瑞/制作

编辑: 赵鹏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