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北归、迁徙繁衍。
每年迁徙季,“国宝级”的中华秋沙鸭都会沿着精选“航线”,追寻适合觅食、休憩和繁育后代的栖息地。
“国宝鸭” 安家到吉林繁衍生息,这背后投射了怎样的信号?吉林又是如何为中华秋沙鸭的繁衍做好后勤保障的呢?
为此,中国吉林网特别对话了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野生动物专业研究员吴景才,就“国宝”鸭在吉林的那些事进行了深度访谈。
对话开始,吴景才讲述了中华秋沙鸭“安家”吉林的原因。
他说:“吉林省东部林区,溪流纵横,水质清澈,水中的冷水鱼类丰富,杜父鱼、柳根鱼、七鳃鳗等是中华秋沙鸭的主要食物。广袤的森林是中华秋沙鸭最理想的营巢环境,这也说明了我省东部林区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的确确成了生态的样本和标杆。”
良禽择木而栖。
多年来,吴景才一直深入中华秋沙鸭栖息地进行调研和蹲点,对中华秋沙鸭在吉林分布特点也十分熟悉。
他介绍,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松江河、二道白河、抚松、靖宇、桦甸、长白县,有时辐射到吉林市,这些地方都有繁殖记录,目前松江河的慢江和二道白河分布量最大。
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森林溪流环境中,活动范围并不大,也不喜欢在深水区活动,多在一米以上的浅水激流中活动,同时要求在河中要有大块巨石上能够休息。
吴景才回忆道,20世纪80年代初,在吉林市市区松花江边上,有两对中华秋沙鸭越冬、持续到1986年后才消失。2008年在松花江上游丰满大桥南侧有一对中华秋沙鸭成功繁殖出10只雏鸟,在通力保护下,10只雏鸟全部成活和迁徙。
“中华秋沙鸭主要捕食鱼类,我们观察到它们捕食25厘米的七鳃鳗和15厘米的杜父鱼。在松花江主要捕食池沼公鱼和青鳞子鱼。”他说,捕食方式均为潜水捕食,捕食效率很高,每次下潜基本都有收获,捕食成功率三分之一以上。
历史上中华秋沙鸭会做巢,只是,森林中它们的天敌太多,为了适应环境,千百万年来,演化了在树洞营巢更安全更容易成功的习性。
吴景才说:“目前,吉林为中华秋沙鸭设置了大量人工巢箱,以满足中华秋沙鸭的繁殖需要。目前看,招引效果非常好,招引率也较高。”
与此同时,在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和食源地,增加了冷水鱼类的繁育和放流。相信,未来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将会达到一个更为喜人的效果。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