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经济:多领域数据向好 中国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国内新闻-第一新闻 郭龙 3855801
数说经济:多领域数据向好 中国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国内新闻-第一新闻 郭龙 385580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国内新闻

数说经济:多领域数据向好 中国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2024-06-10 17:36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6月9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服务贸易、轻工业、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三夏”生产等多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数据显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前4月我国服务贸易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4月,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43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其中,出口增长11%,进口增长21.2%。

  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1—4月,旅行服务进出口6600.3亿元,增长48.6%。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1—4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9637.2亿元。增长较快的出口领域为知识产权使用费,增幅达到26.8%。

  前4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工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前4个月,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近7万亿元,同比增长2.6%。

  轻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前4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造纸、塑料制品、家用电器等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1种主要轻工业产品中,7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轻工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前4个月,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超2.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轻工全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3.5%。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拓展消费场景,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助力我国隧道技术装备领先世界

  隧道及地下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我国隧道技术装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形成辐射全球的完整产业链。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高铁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目前正在双向掘进。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甬舟号”和“定海号”两台盾构机将在海中穿越高水压地段及多种复杂地层后,在海面下约78米实现精准对接。

  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累计新增运营隧道超过3.88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隧道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超过5万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2050座,也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

  从手工开挖到智能建造,我国隧道建设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建成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等世界级的标杆工程,在水下沉管隧道、盾构隧道、超长隧道建设等方面跻身世界前列。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领隧道建造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迈进。

  技术创新带动装备升级。目前,中国隧道掘进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约70%,上下游企业达到千余家,产销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迈入世界掘进机品牌第一方阵。

  各地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各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

  一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西安东站高架候车层首个混凝土结构顺利浇筑完成,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东站建成投用后,预计旅客年发送量将达到3650万人次。在江苏,连接苏州、泰州、南通三地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刚封底完成,该桥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建设的过江通道项目,建成后对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广西,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右幅中拱段整体提升顺利完成,提升重量1900吨,提升高度49.1米,为后续推进拱内混凝土浇筑等奠定基础。

  一批能源、水利工程也在加快推进。日前,浙江东部沿海风电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南北两区实现并网发电,共设32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29兆瓦,预计年发电量为6.5亿度。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湖南犬木塘水库工程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实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水库灌区管网也在加紧建设。湖北省最大灌区——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一期工程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8月完工。漳河灌区地跨荆门、荆州、宜昌三市,一期工程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3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0.98万亩。

  高效农机助力夏收夏种提速增效

  今年“三夏”,各地加快推广新型高效农机,助力夏收夏种提速增效,进度大大加快。

  机械化助力,江苏麦收已过六成,日机收面积正以360万亩以上的速度加快推进。在江苏阜宁的高标准农田夏收现场,记者看到,10多台(套)联合收割机、集粮车在麦浪间穿梭,饱满的麦粒倾泻而下。

  这两天,河北多地天气晴好,有利于机收作业,全省每天投入约3.4万台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山东各地展开大面积机收作业,高密市今年投入的新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占比在80%以上,既加快了麦收进度,也将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甘肃小麦也进入收获期,地处丘陵山区的陇南今年专门调配了适合山地的中小型收割机进场,一气完成收割、脱粒、麦秆还田等工序。

  夏收接近尾声,夏种陆续展开。在安徽亳州高炉镇陆杨村,这种大马力播种机搭载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农机手只要设定好程序和路径,就能轻松、迅速完成精准播种。今年,亳州投入了400多台(套)加装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播种机,使得夏种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湖北襄阳今年推广的新式插秧机,插秧和覆膜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阻止杂草生长,还能减少水分蒸发,高效节水。

来源:央视网

编辑: 郭龙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