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让地处八百里瀚海的白城和松原迎来了生态保护与开发的难得机遇,也激发了他们转型发展的热情。
以“三脉五地”为重点,建立江河、草地、湿地、碱地、沙地、耕地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强化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三脉五地”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恢复生态功能,提高环境容量,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循着这一目标,“河湖连通”工程、风电产业、绿色农业等迅速崛起。
“河湖连通”工程引蓄并重,湿地生机再现。拥有向海和莫莫格两大国际重要湿地的白城,境内有湿地70.59万公顷。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白城进入枯水期,降水量不足,加之过度开垦等原因,向海湿地面积一度由3.6万公顷锐减到3600公顷,减幅达90%,导致丹顶鹤等珍禽无法繁衍生息。位于镇赉县东部的莫莫格湿地保护区,是我省西部最大的自然湿地,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谁又曾想到,莫莫格自然湿地面积曾缩小70%,繁殖水鸟由100多种减少至50多种,丹顶鹤、白枕鹤、东方白鹳在野外没有繁殖记录。为了挽救湿地生态环境,他们通过“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河湖连通、应急调水工程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湿地,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669万亩增加到742万亩。2016年,消失了14年的东方白鹳被发现再次飞临向海筑巢。今年4月中旬,世界濒危物种白鹤,在迁徙的过程中又一次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等地停歇,数量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莫莫格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嫩江湾、牛心套保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持续的生态建设使白城面貌一新,过去白茫茫的盐碱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绿色植被、水面、苇草和成群的牛羊。2013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保持在440毫米以上,远超383.8毫米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城市优良天气指数达335天,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小气候”明显改善。
松原市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绿色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用绿色品牌化建设推进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去年初,松原市出台了《培育和建设绿色农业基地方案》《关于加快培育和建设绿色农业基地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培育和建设绿色农业基地扶持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投入资金1亿多元,对水稻、花生、马铃薯、谷子、杂粮、蔬菜、肉牛、肉羊等8大类16个绿色示范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全面带动全市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2016年,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90万亩。
他们还提出了建设以绿色农业为主导、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全国知名的绿色农业城的发展目标。通过培育松原大米、松原小米、扶余四粒红花生、长岭三青山粉条四大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绿色水稻、绿色玉米、绿色杂粮、绿色园艺特产、绿色棚膜经济、绿色畜牧、绿色渔业、绿色中草药八大产业集中区。建设500个种植、养殖、渔业等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做好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做优绿色农业品牌,做好产地生态环境治理,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扶持引导激励绿色农业发展,做强农业主体、农业科技、农业流通,努力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标准化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绿色生态效益、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坚持生态发展,让松原绿色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声名远播,松原大米摆上了G20杭州峰会餐桌。
在我省西部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过去大风是灾害,而今是财富。为破解风电开发投资大,对本地经济拉动小、用工少等诸多问题,白城市各县(市、区)都把延伸风电产业链条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华锐科技、中材科技、三一电气、国电通力等13户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风机能力达到317.5万千瓦,年产风机塔筒能力达到1550台套,年产风机叶片能力达到3000套。2013年,白城成为全国唯一的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2014年被国家批准创建新能源示范市。目前,全市风电装机330.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25.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6万千瓦。华能、大唐、中电投、华电、中广核五大央企参与当地风电建设,高载能产业、清洁能源供暖、电网输送及远端消纳等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发展。目前白城市已有华能、大唐、国电、国家电投等17户国内外知名的电力龙头企业入驻白城开发建设53个风电场。截至2016年末,白城市风电并网装机330.5万千瓦,年发电45亿千瓦时以上。
近五年来,白城市通过开展“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等竞赛活动,让荒山秃岭、盐碱荒滩,披上了绿装。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当地累计植树造林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提高了2.2个百分点,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09年的1596.4万亩减少到目前的1042万亩,有效地阻止了风沙向我省中东部地区蔓延,昔日瀚海变绿洲。
突出生态保护,建设宜居家园。松原市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列入全国重要湿地名录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的查干湖。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他们将“生态”二字摆在了突出位置,全力推进了哈达山水利枢纽、松原灌区、查干湖湿地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扎实抓好草原沙化治理、盐碱地治理、荒漠化治理、植树造林等工程,生态修复和环境再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他们致力突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难题,江南江北、地上地下建设步入协调发展新阶段,滨江亲水城市特色充分彰显,大气精致城市形态逐步呈现。江南九纵五横、江北五纵四横、两岸三桥的城区主干路网构建成型,建成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河湖连通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型壅水坝投入使用,绿化、亮化、美化全面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植树造林3.7万公顷,绿化村屯1037个,行政村晴雨通车率和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他们积极构建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府全面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松原空气环境质量逐步转好,全市优良天数连续几年保持在320天以上,新型城镇化逐步完善。
蓝天碧水、绿树鲜花、鹤舞鸟鸣,随着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吉林西部正在进一步呈现出一派宜居、宜业、宜游的喜人景象。
记者 毕玮琳 戈驰川 张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