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旅游:再构与世界对话的新逻辑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赵新 3857882
吉林旅游:再构与世界对话的新逻辑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赵新 385788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林新闻地图 > 省内新闻

吉林旅游:再构与世界对话的新逻辑

2024-06-18 07:10      来源: 吉林日报

  吉林旅游迎来里程碑时刻!

  在前几天召开的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我省集中发布了《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形成“一山一水一通道”的又一旅游空间布局。

  深入审视,这三项规划不同以往,意义重大。

  “打造世界旅游走廊”“树立大长白山‘吉美长白山 四季皆胜游’国际新品牌”“建设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成为国际知名、中国一流的世界级大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其中,“世界”与“国际”的字眼频繁出现。

  由此可以看出,我省旅游已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全球舞台,剑指世界。一个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即将到来!

  这“一山一水一通道”坚持大产业观和大品牌观,统筹地脉水系、交通线路,重点打造大长白山、大松花江两大文旅主脉。从中,我们也得以一窥吉林旅游与世界对话的新的实践逻辑。

  风起长白——从“东北屋脊”望向世界

  “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长白山,作为东北亚第一高峰、我国的“东北屋脊”,更是透视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

  围绕大长白区域旅游发展,《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从优化产品供给、构建服务体系、树立国际品牌等方面,提出如何从“一山独大”到形成大长白山区域旅游空间格局。

  吉林旅游,缘起长白山。长白山之名如雷贯耳,是全国游客心目中的“吉林名片”。然而,放眼当今旅游市场,“独苗”的模式已经落伍,全域旅游的时代悄然到来。长白山“一山独大”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他旅游产品的风采。

  破解当前困局,我省在《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以“拉长板、补短板”的思路给出答案:“以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为总目标,建设世界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国家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地、全球生态文明先行实践地。”“形成以长白山为核心引领,九大旅游组团闪耀、三大旅游交通环线协同联动的‘193’大长白山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全力将大长白山区域打造成为展现千里长白江山、万年史诗画卷的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

  剑锋出鞘,凭何直指“世界级”?

  在本次旅游发展大会上,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至此,长白山集齐“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让我们有了与世界顶尖旅游目的地媲美的底气。

  另外,《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这五地的旅游业紧密串联成一片大长白山区域。这种策略不仅让各地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将促进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为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高芸表示,从《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内容的全面性来看,它涵盖了从重塑发展格局到树立国际品牌等多个方面。这种全面性的规划有助于吉林省旅游在多个维度上实现均衡发展,确保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大网红墙”“逛吃水上市场”……距离长白山高铁站车程1小时40分钟的延吉,在区域旅游带动下,已成为新晋网红城市。今年“五一”假期,延边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44.85%。

  从长白山的壮丽风光,到自然生态的独特魅力,再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长白山区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迈向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行列。

  石落松江——激活大河旅游新业态

  松水悠悠,文脉绵长。松花江源自长白山,滋养着吉林大地,更承载了悠久的文化记忆和时代精神。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以“松花江世界级大河文明”的展现、展示为主旨,以“冰雪度假、避暑休闲”为发展重点,建设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成为国际知名、中国一流的世界级大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

  近几年,我省冰雪旅游火热,带动起大江南北的游客对吉林的向往之情。可以说,这是省委、省政府提早布局冰雪产业,发力冰雪经济的必然结果。

  当前,大河旅游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我省再次抢抓先机,积极实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深入探索松花江大河文明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我省在战略规划上的远见卓识。

  在《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中,还提出构建“一核两极,一廊多节点”的松花江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即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松花江文旅驱动核,东部大长白山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松嫩鹤乡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极”,以松花江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现交通、文化、产业、旅游、生态的“五带”同建,围绕“一山四城六水一岛”等资源,打造“松江十二韵”,构建世界级文旅体验区。

  松花江蜿蜒穿越吉林省,流经众多市县。设置长春、吉林为“核心”文旅驱动核,此举不但能够集中资源提升城市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吸引力,还能通过发展“轴线”,将核心区域与周边地区紧密连接起来,形成旅游发展的合力,促进沿线地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提升全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了把松花江开发好、利用好、规划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我省沿松花江各地积极筹划布局,精心开发旅游资源。白山市先后实施了松花江上游生态恢复、松江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通了以松江码头为起点、映山红广场为支点、仁义峡为节点的水上航线;吉林市正利用松花江城区段冬季不冻优势,推动四季通航,未来还将开发丰满水库至雾凇岛航道,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北国江城”和“雾凇之都”的旅游吸引力。

  未来的松花江,将会成为我省又一张世界名片和世界人民心心向往的大河旅游目的地。

  边境放歌——唱响世界级旅游通道

  追求自由、寻觅诗与远方、沿途领略无尽风光……如今,公路自驾游已逐渐成为大众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

  在众多的自驾线路中,“大美边疆”与“朝鲜族风情”的魅力相结合,成就了G331国道吉林段的独一无二。

  G331国道吉林段全长1437公里,起于集安市,止于珲春市。在《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中,涵盖范围包括G331沿线的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以及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所辖的集安市、浑江区、临江市、长白县、抚松县、安图县、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等10个边境县(市、区)。

  通常来讲,在规划中涵盖的点位越多、范围越广,实施难度就越大。《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创新提出“3个1”来夯实规划实施。一是交旅引导层面。紧密衔接大通道交通道路建设进度,编制《交旅融合发展指引》。二是地方实施层面。全省自上而下统筹力量,提出《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1+10”实施方案》。三是项目抓手层面。按照分级、分类、分期原则,建立《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库》,让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以整体规划、共同实施、交旅融合、内联外通为要点,紧紧围绕打造“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世界级旅游走廊”的总体目标,树立“长白秘境 吉线331”品牌形象,创新提出“以交通为脉络的旅游走廊生长模式”,重塑大通道“一道一廊”总体空间格局。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以创造性思维,破除了地区间的“内卷”困局,以“一道”辐射带动“1+10”发展,通过统筹推动G331沿线、扩大G331旅游大通道文旅名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将其全面推向世界。

  高芸表示,旅游业是吉林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以交通为脉络的旅游走廊生长模式,依托G331国道吉林段提升旅游服务,打造“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在满足各类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更能通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从空间连接,到文脉相承;从以点带面,到协同发展。这“一山一水一通道”,正用独特的吉林智慧,向世界展示着大美吉林的新风貌,诠释着吉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