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扬云帆谱新篇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王韬 3868009
更扬云帆谱新篇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王韬 386800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林新闻地图 > 省内新闻

更扬云帆谱新篇

——我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综述

2024-07-23 07:24      来源: 吉林日报

  盛夏吉林,人勤地沃,万物并秀。

  又逢生机勃勃的好时节。四年前的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留下了“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的殷殷嘱托。

  东风拂来,明灯指航。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四年来——

  全省粮食产量屡创新高;

  我省在东北地区率先获批建设创新型省份;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一汽持续创造跃迁式成长奇迹;

  数个“我国首列”从中车长客下线;

  长光卫星在轨卫星超百颗;

  冰雪与避暑两翼齐飞的吉林文旅火爆全网;

  ……

  活力新吉林的新变化清晰可见,我们脚下这片黑土地,每天都在上演崭新的奋进故事。

  强品牌,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70多年来,中国一汽铸就了“红旗”“解放”等知名自主品牌,形成了系列合资合作品牌。

  四年来,“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一汽勇担产业使命,坚持创新驱动,累计突破高效高速电驱、智能线控底盘等数百项关键核心技术。

  多款车型搭载中国一汽研发的自主技术,树立起中国豪华品牌开拓海外高端市场的成功标杆,将民族汽车品牌的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

  就在几天前,中国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暨第900万辆解放卡车在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驶下生产线。

  代表着当今最新技术水平的J7创领版高端重卡,突破了16项核心技术,整车节能14%,实现关键质量数据100%可在线追溯。

  技术自立自强,品牌做大做强,销量上定会予我们以满意的答案。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解放累计整车产量达14.33万辆,同比增长4.11%;新能源车型销售超0.84万辆,同比增长139.6%,创历史新高。一汽红旗批发销量突破20.15万台,同比增长42.6%,零售销量突破19.09万台,同比增长25%。

  屡传捷报的还有中国高铁“金字招牌”——中车长客。

  历经3年自主研制,设计时速400公里!7月17日,中车长客对外发布了国内首个内置式转向架产品,标志着我国在深度掌控高铁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制上有了新的突破。

  而在几个月前,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中车长客试验线上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实现了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百星在轨,璀璨星河。

  短短几年时间,“吉林一号”卫星重量从重到轻、发射频次从慢到快,卫星研制技术不断更迭。

  今年,长光卫星继续推进“吉林一号”等各类卫星的研制及发射工作,预计研制并发射卫星数量超20颗。

  四年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公司先后成为独角兽企业;“长智光谷”产业园、奥来德OLED显示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形成光电产业园区矩阵;金赛药业实现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促卵激素等多个品种扩能……

  日积月累的实绩,映照出我省“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的有力实践。

  优三产,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

  四年来,我省围绕高质量发展调整产业布局,构建汽车、农产品加工、石化、医药等多个产业协同载体,提升全产业链水平。

  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落实有力,使得吉林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

  让“中国饭碗”装满更多吉林“优质粮”,我们信心满满。

  农业大省担当在前,老工业基地也在总书记的指引下焕发出崭新生机。

  乳白色的碳纤维原丝经过氧化、碳化等工艺,颜色从白变黄,从黄到褐,最终成为闪着光亮的黑色碳纤维……走进吉林化纤碳纤维车间,一幕幕“化茧成蝶”的景象令人惊叹。

  年产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启动;年产15万吨华绒项目、年产2万吨高档涡流纺纱线项目开车投产……

  以“碳”为引,吉林化纤涌动高质量发展活力的背后,是我省发展碳纤维产业链的决心。

  从“独自绽放”到“实现共赢”,在碳纤维产业发展2.0版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下,我省组建成立了吉林省碳纤维产业联盟,着力推动碳纤维产业加快发展。

  预计到2025年底,我省碳纤维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300亿元目标。

  江水泱泱,千帆竞发。

  今年以来,我省二次产业好消息不断——

  1月26日,首台奥迪Q6 e-tron预批量车下线,标志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

  2月初,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投产;

  2月末,中溢集团(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首条生产线全面投产;

  3月末,国内首个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在洮南市开工;

  4月,中国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辽源开工;

  6月末,吉林油田完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集约化平台井压裂作业。

  而要说这几年吉林发展的亮点,“火爆”“出圈儿”等词语高频出现的旅游业定要拥有一席之地。

  与“雪饼猴”互动,和“猪八戒”蹦迪,走在园区没准还能偶遇“四海龙王”……

  从夏入冬,转而再迎仲夏,长春动植物公园持续着自去年夏季开始的热度,每到下午开园时间,公园门前便排起长龙;

  2023—2024雪季,滑粉雪、赏蓝冰、泡温泉、品美食,吉林冰雪魅力非凡,更是在春节假期越发“火爆”,各地新场景新业态多点开花,文旅融合让年味更加浓郁;

  之后的每一次小长假,省内热门景区都齐齐上演“人从众”,场面好不热闹。

  剑指万亿的吉林文旅,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五一”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我省召开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向全社会释放聚焦发展服务业的强烈信号,更预示着吉林服务业也将迎来繁花似锦的茂盛夏季。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携手向前,正有力带动吉林走出高质量发展的矫健步伐。

  追新质,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

  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作答”东北振兴的新答卷,新质生产力之于吉林,必不可少。

  仲夏时节,比天气更火热的,是长春新区发展的热度。步入其中,令人深切感受到,“药谷”“光谷”“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产业“地标”活力迸发。

  这座正在拔节生长的高水平现代化新区,是吉林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而推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作为全球首创颠覆性创新产品,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制造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因续航时间长、载重能力大、体积小巧、抗低温、抗强风的特性,在2023年受到广泛追捧;

  吉林大学团队研发的亚纳米固态电解质新材料薄如纸片,随意弯折电流仍能稳畅“涌动”,为破解固态锂电池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可视化单细胞分选仪,能为功能微生物及细胞筛选、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循环肿瘤细胞筛查提供最精密的样本。

  在科技创新催生下,吉林的传统产业“老树开花”;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

  675家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企业参展,覆盖“芯、光、星、车、网”五大领域13个产业方向……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举办期间,国内外光电“大咖”汇集一堂,共话发展;

  圣水湖畔,伴随着一架架色彩艳丽的固定翼飞机从湖面上呼啸而过,查干湖首届航空文化旅游季在7月拉开帷幕。大有可为的吉林低空经济,正坚实地迈出每一步;

  嫩江湾旁,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绿氨标杆项目——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激战正酣。依托我省新能源资源优势,有望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潜能。

  数据显示,未来3年,我省计划围绕汽车、医药、装备、食品、石化、原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转数改”示范项目,力争建成1至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一系列先行布局、一连串主动出击,积淀出吉林产业向“新”而行最坚实的底气。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站在新的起点,全省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奋力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本报记者 杨悦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 王韬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