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稔年丰粮满仓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鞠华军 3888246
岁稔年丰粮满仓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鞠华军 388824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林新闻地图 > 省内新闻

岁稔年丰粮满仓

——“稻花香里说丰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综述

2024-10-02 04:26      来源: 吉林日报

  人间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丰收。

  沉甸甸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颗粒饱满的玉米棒挂满枝头,肥硕的河蟹在网中吐着泡泡,一丛丛榛子树果实累累,林海参乡的参娃娃丰收在“吉”……吉林大地铺满了丰收的喜悦,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勃勃生机。

  讲丰收,“晒”收成。9月22日至27日,由中央新闻网站、省内新闻媒体、商业网站平台记者编辑,以及网络名人代表等50余人组成的“稻花香里说丰年”网络主题采访团,分东西两线,足迹踏遍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延边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梅河口等地,用独特的视角、生动的镜头、生花的妙笔,全面展现我省各粮食主产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交出的“优粮”答卷。

  全网总传播量1.97亿+,浏览量3500万+,原创、转发相关稿件400余篇……活动中,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六省区与吉林紧密联动,为本次网络主题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喜看稻菽千重浪 黑土地上泛油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吉林的首要担当。

  风吹稻浪遍地黄,又是一年丰收季。采访团走进吉林“水稻第一大县”——镇赉县大屯镇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昔日“不长毛”的盐碱地上,披上了满眼的金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浓郁的稻香。轰鸣的收割机、运粮车来回穿梭,现场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过去1公顷地才产出几千斤粮,现在能打到两万多斤,1公顷地比十年前收入增加1万多块钱。”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掂了掂颗粒饱满的稻穗,骄傲地对记者们说。今年粮食能比往年增产7%。

  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是无限的。从白茫茫,到绿油油,再到金灿灿,镇赉县曾经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被称为“西北角的困惑”,在省农科院的科技助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成为了风光秀美的北国鱼米之乡。

  “通过采用‘以种适土’‘以土适种’相结合,筛选优质丰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推广盐碱地高产栽培新技术,实现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说。

  水稻颗粒归仓,玉米丰收在望。在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肥沃的黑土地上,秸秆还未褪绿,玉米已经现金黄。

  “你看这玉米棒各保个儿,都是‘活杆成熟’。”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握了握硬实粗壮的玉米棒,对记者们介绍,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呀!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黑土地,才能多打粮,打好粮。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保护黑土地的追随者、实践者、推广者。

  “从测定情况看,秸秆全量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每年正在以0.1%的速度提升。使用‘梨树模式’后,玉米年增产幅度可以达到8%左右,相比传统耕作方式还能节省8%的成本。”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

  从2007年十几公顷“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历过十多年探索实践,“梨树模式”效果逐渐显现。目前,全县玉米种植面积接近340万亩,“梨树模式”达到330万亩,实现了适宜区域全覆盖,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逆转。

  瓜果飘香产业旺 托稳百姓“菜篮子”

  金秋的吉林大地,除了田野遍地金黄,棚内也是瓜果飘香,处处都是好“丰”光。

  走进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永治村,一座座建设标准的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排列有序,蔬菜秧苗吐绿含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瓜菜清香……

  “我这31栋大棚种植的草莓、樱桃、黄桃、葡萄等,用的都是农村烀的黄豆做肥料,纯绿色、无添加,游客吃得放心。”村党支部书记蒋卫阳告诉记者,今年收入比往年提高2倍,能达到600多万元。

  一亩棚膜十亩田,春夏秋冬都赚钱。棚膜经济不仅让永治村村民腰包鼓了起来,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让一些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我家有5垧地,自打村里发展温室大棚后,农闲时便来打零工,每年为家里增收3万多元,别提有多高兴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孟大娘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说。村里不仅把水电给解决了,还修了路。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正在建设冷库,打造冷链物流,要把果品冷藏反季销售。

  “下一步,我要大力发展旅游,打造吃住游行为一体的农家乐。同时,壮大棚膜产业,扩建大棚超过100栋,让全村四季不缺菜,四季不缺果。”蒋卫阳自信满满地说。

  漫步在四平市双山镇秀水村乐稻小镇,感受着微风拂过稻田带来的丝丝惬意。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丽,更打造成了融合农旅元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嘟嘟嘟……”远处传来稻田小火车的汽笛声,记者们坐上小火车穿梭于稻田之中,进入智能温室大棚育秧工厂。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占地2.1万平方米的育秧工厂内,秧苗从育种、放盘、覆土到播种、叠盘,全部标准化生产流程。看似结构简单,内里核心科技一样不少,智能灌溉一体化设施、智能温控系统、植保信息监控系统、智慧大棚控制平台……工厂借助物联网系统全面管理,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手机就能远程调控秧苗所需要的光照、水分和肥料,将水稻培育从“手工时代”推向工业化生产。

  “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育苗后的大棚,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每个棚年收入能达到40多万元。”双辽市祥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阚丽莹自豪地说。

  数智赋能农业生产 道地药材量丰质优

  巍巍长白山,滔滔松江水。人参、灵芝、平贝母、桑黄……在吉林,作为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的长白山地区,900余种中药材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药用生物资源。

  坐落于长白山脚下的通化,山峦叠嶂、林木葱茏,是我国人参文化的发源地和优势人参核心产区。

  在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健康创业园,披上数字外衣的“人参娃娃”更是让北国山城充满了新质生产力的强势动能。

  “这里不仅建设了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也建有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种植地块全生命周期智能识别和管理平台、聚焦中草药的数据要素全领域整合信息平台。”创业园负责人曲奎良骄傲地说。

  通过人参产业“数字化大脑”可以实时了解通化人参的生产总值、总产量、总种植面积以及林地、参龄等情况,并向下实现县乡两级穿透,全产业链发展情况一目了然。

  “土特产”成“金元宝”。如今,通化市已通过精深加工开发生产出人参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5大系列800多种产品,二产产值100亿元,占全省40.9%,位居全省第一位。

  一路欢声笑语,采访团来到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镇黑沟村占地300余亩的桑黄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桑黄积累有效成分,使其品质更优。

  在全自动控温菌种培养车间,3米左右高的金属陈列架上摆满了白中泛黄的桑黄菌包,记者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珍贵的桑黄生产过程。

  “桑黄被誉为‘森林黄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我们年产桑黄菌袋50万袋,桑黄干品5000公斤。”白山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边查看桑黄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桑黄的一个种植周期是3年,菌种在这里完成最初3个月的孕育和繁衍后,移植到仿野生环境的大棚里。

  一路前行,一路记录。通过6天的实地采访,各家媒体记者纷纷表示,本次采访活动亲眼见证了吉林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成果,展现了各地丰收图景。回去后,他们会把吉林更多的丰收故事传播出去。

  吉林日报记者 闫虹瑾

来源:吉林日报

初审: 鞠华军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