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屯村民告诉记者,这么大的一个垃圾堆仿佛在一夜之间形成。
(本版照片均由 吴茗 朱江 摄)
一位村民说,这里背山靠水,以前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自从来了“垃圾堆”,臭气熏天,苍蝇乱舞,一切都变了。
这张图片来自微博《布满垃圾的家园》,发布者告诉记者,村民说隔段时间,就会有推土机过来,把已经占道的垃圾往高推,久堆成山。
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狼藉,废弃鱼塘里也填了不少垃圾。
6月8日晚,网友吉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三朱同学发布微博:《布满垃圾的家园》,文中表述长春市金河街东山屯附近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垃圾堆,地处净月国家森林公园的外围,青山绿水间有此不堪景象,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市容。微博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记者辗转与朱同学取得联系后,一起赴现场踏查,并连续多日展开走访调查,了解东山屯垃圾堆的“前世今生”——
6月19日清晨,雨过天晴。记者与朱同学相约来到长春市金河街东山屯。由于刚下过雨,屯子里的土道异常泥泞,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垃圾堆”。
不明垃圾扰民安
垃圾堆位于土道右边,那里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方形鱼塘,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放眼望去,一大片垃圾高高堆起,苍蝇乱舞,气味难闻。垃圾堆里大部分是建筑垃圾,其余是生活垃圾以及少许餐后垃圾。登上垃圾堆最高点,清晰可见鱼塘里填了不少垃圾,鱼塘旁是一片耕地,里面种着农作物。
“这些大大小小的黑色塑料袋里装的都是餐后垃圾,听附近的村民说,是外面饭店用车运来倒在这里。”朱同学告诉记者,他前后多次来过这个地方,一位拾荒者告诉他,这里的垃圾一直没有人“处理”。常年在此种菜的退休工人张大爷说,以前这里的环境很好,因为靠山背水,土壤肥沃,他退休后连续几年都在这里种菜,但去年开始此处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个垃圾堆,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无人问津。
这么多的垃圾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由于拆迁,屯子里人烟稀少,偶遇一大娘,记者连忙打听。“不是我们这里的垃圾,屯子里的拆迁垃圾专门有人负责运走。最近早上5点到8点之间经常有车往这里运垃圾,究竟是哪儿的车不知道。这些垃圾味太臭,已经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大娘蹙着眉头回答。
“这个垃圾堆去年开始出现的,隔三差五地就有车往这里送垃圾。”一位骑车路过的大姐看到记者正在和村民聊垃圾堆的事,热心参与进来:“东山屯的人拆迁,他们不怎么关心,但这个垃圾堆再往前点,就是我们老古道屯,垃圾堆对我们老古道的村民生活造成的麻烦可不少。”大姐告诉记者,原来的垃圾堆比较小,每天上下班的村民路过这里还只是捂着鼻子快速走过,可最近愈演愈烈,垃圾堆越来越大,一旁是山丘,中间夹着的土道被垃圾堆占道后,越来越窄,给路过的村民带来诸多不便,尤其雨天路更不好走。据大姐反映,附近村民大多饮用井水,最近觉得水不如以前好喝了,有时甚至有异味,因而垃圾堆是否会对水源造成污染成了村民们日夜悬心的事。抛开污染问题,臭气熏天、苍蝇袭扰的环境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无法忍受,而且长期无人管理。
“可不要小看了建筑垃圾,它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加处置,长期存放,肯定会对当地村民产生危害。”针对垃圾污染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据介绍,建筑垃圾的危害很大。首先,对水资源的污染,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其次,对空气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尤其是在无规则乱丢乱放的情况下,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其三,对土质的污染,目前,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大多数郊区垃圾堆放场多以露天堆放为主,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如过滤、吸附、沉淀,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土壤的污染,从而降低了土壤质量。此外,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会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另外,城市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这将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受污染的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改造土壤的办法来解决。
危害如此之大的建筑垃圾并非出自“本土”,而是“舶来品”,那么,垃圾到底“缘”来何处?
不法偷倒谋私利
带着疑问,记者找到净月街道办事处,董主任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东山屯是净月街道小合台社区内一村屯,该村屯处于拆迁区域,且投诉地点为拆迁遗留形成的空地,周边已经无人居住。随着净月高新区的不断建设发展,不法分子将拆迁遗留区形成的空地作为偷倒垃圾的温床,将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不按规范处理,全部倾倒此处,致使形成恶劣垃圾场地。”
董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建筑垃圾都是一些人承包,收取一定费用后,他们负责统一运输处理。由于东山屯附近已成废墟,不法分子将这些本应处理的建筑垃圾偷倒此处,这样既赚了钱,又省了事。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的偷倒者效仿,更有一些私营小店也将垃圾抛弃此处,最终恶性循环,导致垃圾堆越来越大。
青山绿水间,环抱的却是如此场景,的确不堪。那么,对于这些偷盗行为,是否该有相关部门干预处罚呢?据悉,净月执法局并不知道此事。究其原因,此处为拆迁区域,处于监管空白区,村民们又投诉无门,所以执法部门一时无从得知。
“应该说,这个垃圾堆的形成一方面是不法分子的偷倒行为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监管工作不到位。因为东山屯从去年开始拆迁,所以这一区域存在监管上的疏忽与漏洞。”董主任恳切直言,毫无推诿。至于下一步要如何处置,董主任说,初步估算垃圾有三四万立方米,要运走这些垃圾应该需要一定的经费,这是一个街道办事处无法承受的,但他们还是会认真研究处置办法。
依法监管需从严
6月23日,当记者与朱同学再次来到东山屯时,惊奇地发现垃圾堆不见了。原来高高的垃圾堆已经被夷为平地,上面是松软的泥土。疑惑间,两位路过的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你们来过以后,前两天就有人来处理这些垃圾了,现在垃圾堆不见了,堵在心口的一块大石头也跟着消失了……”
看到此景,记者心中一阵喜悦,第一时间联系董主任。他说,净月街道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现场的情况进行踏查,制订清理计划。历时3天,街道出动铲车、翻斗车等大型机械对偷倒建筑垃圾进行清运,并对偷倒场地进行平整,用泥土覆盖掩埋。目前该处偷倒垃圾问题已清理完毕。由于街道没有执法权限,接下来,净月街道将全力配合净月高新区执法局,加强对偷倒垃圾的管理,加大对不法分子的处罚力度,遏制偷倒垃圾行为。
垃圾堆消失了,东山屯和老古道屯的人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布满垃圾的家园》一个微博两个屯子的村民受益,这是朱同学始料未及的。他说,“我们的国家安定繁荣,美丽富饶,作为国民,我们更应该懂得敬畏自然,学会尊重环境,让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为期数日的采访结束,记者松了一口气。7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东山屯,但见新的垃圾卷土重来,有向屯里延伸的趋势,而且臭气熏天……记者陷入了困惑:难道不法人员倾倒垃圾的行为就无法制止吗?如果执法部门不施以严管,偷倒者不加以严惩,东山屯的垃圾堆恐怕总会死灰复燃,环境污染隐患难除!
绿水青山间,能容得垃圾“任性”吗?
记者 吴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