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会)是人们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的一个词,无论是市民平日开车打车、还是交警撰写路面执勤、事故处理的法律文书案卷或是各级领导的讲话稿中都会经常出现。然而,我们习以为常的用法就是正确的吗?
近日,交通线路交叉到底应该是用“交会”还是“交汇”引起了网友的讨论,争议不断,很多网友认为两个词语分别的界限比较模糊,有点难以辨别。有长春市民表示在红旗街旁就有一个广告牌,在有地址说明的地方用的是交会的“会”,而不是三点水的“汇”,到底应该是哪个字实在是分不清楚。
极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交汇”
关于“会”和“汇”的用法,到底哪个字更准确?为此,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采访了包括白领、研究生、商贩、出租车司机、媒体记者、文字编辑在内的数人,发现极大多数的人认为应该用“汇”字,只有寥寥几位持保留态度。
《现代汉语词典》中写到应用“交会”
记者随后查阅了2012年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中写到:交汇是(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会合,如长江口因咸水和淡水交汇,鱼类资源极为丰富。而交会则是会合;相交,例如郑州是京广、陇海两条铁路的交会点。所以,两者虽然都有会合之意,但前者专用于水流或气流等,后者用于较实的物体。至此,“交汇”跟“交会”的不同用法已经很明确了,两条道路相交时应写作“交会”而不是“交汇”。
形近字混淆现象极其严重
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书写系统之一,而“汉字危机”如今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正是借着这股“汉字风”而热播。在2009年09月01日《光明日报》就发表过的一篇名为《 “交汇”与“交会”不同用法》的文章,据2013年CCTV的调查报告中显示,94%的被调查者不会正确书写他们认为自己认识的汉字。人们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规范使用汉字,特别是执法办案的文书材料,内容一字之差,结果更是天壤之别。
养成良好习惯 避免认错字的“尴尬”
是什么导致人们对于类似的形近字造成混淆?2月14日,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联系到了吉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老师王恒,王恒说“类似于这样的形近字错误时有发生,一个是因为电子科技的爆炸性发展,键盘输入替代书写,让人们用笔写字越来越少导致混淆、提笔忘字等现象极其严重,其次是社会上词语的通用现象包括网络用语的普及也越加普遍,对此字典也经常不断的调整。”
面对国人汉字认知、手写能力普遍下降的严峻现实,王恒说“学生的话还是应该由老师加强教育,尤其是对学生们字音、字形、笔顺等方面正确的教导,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们避免错别字、病句等,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能够重视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写字、认字的爱好和习惯,并且加大力度宣传正确汉文字文化。”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