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据网友爆料,一位出租车司机在长春西客站排队接近1小时等待乘客,结果因乘客到达目的地只是起步价,嫌活太小而拒载。乘客对此态度坚决,两人僵持了半小时以上,这场争执最终由司机将乘客送到目的地而告终。
事件一出引发了网友热议,对于火车站“的哥”嫌近爱远,乘客对此不依不饶,谁是合情?谁又合理?这事儿你咋看?
一种声音:
“乘客肯定没毛病!”
据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了解,在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出租车司机的确存在“爱跑远道儿,近地儿不爱去”的现象。
市民金先生向记者反映,“我每次坐火车从车站出来都头疼,特别不好打车,因为家就住西客站3公里左右,不少司机都不爱去。每次出站都要看运气,运气好了能顺利坐上车,司机还会在路上不停抱怨,称自己跑一趟不合适;要是运气不好,干站半小时打不上车,有那时间我都走到家了。”
金先生认为,平时不少出租车司机都太爱挑活儿,从这件事来看,“乘客肯定没毛病!”
市民康先生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每次坐火车到长春都要打车。“出租车司机在排队,乘客也是在排队打车,乘客坐上哪辆车都是随机,司机拉到什么位置也是看运气,不能说远道的就高兴,路近的就不拉。从我上了你的车,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就需要正常履行各自职责,根本不存在拒载的道理。”康先生说。
与金先生和康先生观点类似的市民及网友大有人在。不少长春网友借此纷纷吐槽。“火车站几乎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如果出租车管理无序,司机素质低会给整个城市的形象抹黑。”网友“Paul”留言。
网友“梁小天同学”也表示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上次我从西站到一个地方十二元,中途司机就用对讲机说,我这四十分钟白等了。”
“看一个城市,往往从车站开始,长春西站是新站,好多了。北站更甚,十几元的路程要50元,如果讲价就完全不理人。”网友“王木木”说。
不同声音:
“司机也都不容易!”
与不少支持乘客的声音不同,还有不少网友表示对出租车司机也表示理解,另外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出租车司机,倾听了他们的“苦水”。
网友“晴天晴天NO1”表示,“我家就住在西客站附近,每次从西站出来都会到马路上去打车,再好心的司机也要吃饭,如果等一个小时才能拉个起步价,的确心理不舒服,反正这事儿我能体谅!”
开了18年出租车的戴师傅在接受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确存在不少出租车司机拒载、挑活的现象,但是司机也都不容易。
“说实话在火车站附近,的确存在管理不规范的地方,不少出租车司机都不按照秩序排队,直接抢活。能按照规矩排队的司机大家应该给些鼓励,司机一排排那么久,最后拉到一个起步价的,内心不甘愿也可以理解,乘客也是太不依不饶了些,时间那么晚了,给司机加点儿钱,大家互相理解下就好了。”戴师傅说。
的哥王师傅也表示,“有时候拉近活儿的确亏,乘客要是态度好点儿也就那么地了,有的乘客态度特别蛮横,好像我们欠他们一样,碰上那素质不高的,真不想拉,拉这样的活儿也是真憋气。”
网友“哎呀妈呀”留言说:“北站到我家七块钱,每次我基本都给10块,要不司机等半天确实有些心理不平衡。我就是感觉能在地下等活儿的都是正经司机,应该支持一下。”
市民姜女士也认为,这件事看来,司机想拒载绝对不合理,但也有些合情。“毕竟出租车司机是份职业,也是要赚钱养家,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时心里不痛快也正常,乘客可以适度给些补偿。”
他山之石:
在管理上创新技术和手段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的问题不单单只存在长于长春,在其他城市也会有,长春是否也可以借鉴下其他城市的优秀做法呢?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从上海市出租车管处了解到,早在2014年,上海市为了保护司机利益,就在机场设置了一种凭据,为“短途票”。如果司机接到行车里程在22公里以内的客人,可获得一张“短途票”;回到机场后,可免去再次排队,直接候客。
据了解,在实际运行之中,出现了司机与工作人员打招呼,在短途票上的时间随意篡改等情况,为了杜绝这样问题的发生,在2016年,浦东机场推出出租车短途业务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GPS识别轨迹取代人工发放短途票的方式。短途票将从此成为历史。
用GPS取代短途票,可以消除驾驶员骗取短途票现象,提高出租车站点的发车效率,缩短旅客排队候车时间。摒弃原有短途业务中人工开票、识别范围等方法,利用“互联网+”云端数据服务和GPS技术相结合,自动识别运营出租车的行驶轨迹,判别短途。
此外,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还了解到,在目前北京、成都等都城市都为短途出租车提供了专用通道,可以节省司机和乘客的时间。
“办法总比困难多,主管部门要多贡献些智慧和多主动为司机和乘客考虑,用合理的管理去治理各类不规范的现象,这种情况就可以杜绝再次发生。”网友“胡萝卜丝”表示。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初阳